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屋檐下的四十年,两代人的安居梦

2018-12-14 20:36:17 来源: 网易房产 举报
0
分享到:
T + -

2011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专著《论中国》中,引用了李白的一句诗词:“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对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而言,这或许是最生动的写照。

1978年至今,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越过大江大河,历经艰难坎坷,最终走到今天。回首过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与国运相互交叠、共同改变。每一个屋檐下,每一个中国家庭,都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也照见着大时代的变迁。

30户人家的大杂院岁月

直到今天,刘娅还常常想起小时候居住的大杂院。

大杂院位于四川大竹县,最早是刘娅外公外婆留下来的财产,足有三百多方。早年间,有这样一套院子,在当地都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惜,外公的弟弟不争气,大杂院被一点一点变卖。最后,大杂院里足足住进30多户人家。

大杂院的门上,挂着一个显眼的牌子——“社会主义大院”。这里见证了7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姓生活。刘娅记事时,一到晚上,大杂院里的老老小小都搬着凳子,集中到刘娅家里。

刘娅家有那个年代罕见的大客厅。夜幕低垂,人们在这里一同唱着红歌、跳着舞,间或喝两口茶水,摇着蒲扇聊天,直到夜深才慢慢散去。

院子里的孩子们大多是同学。每天清早,刘娅起床后,都要挨家挨户地走一遍,叫上同学们一道出门上学。“每天从早到晚都特别热闹。那时候不像现在,邻居之间一点都不陌生。”刘娅怀念道。

直到80年代,父亲所在的乡镇单位进行福利分房,刘娅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大杂院。彼时的刘娅并不知道,时代的巨变已经开始,身处大潮之中,个人的命运将随之改变,她也不曾例外。

短短几年后,国企改革箭在弦上,脱胎换骨的阵痛开始了。刘娅所在的纺织厂效益迅速下滑,再加上父亲去世,家里的经济条件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多人毅然南下,奔向经济活力涌动的广东。

刘娅是家中最小的女孩,提出南下打工,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可是要生存啊,没办法。”

她独自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随后,刘娅成了广州文冲船厂的一名女工。

“不管再难,我要留下”

几乎同一时期,来自陕西的张瑾延,也加入了南下的队伍。

19岁以前,张瑾延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法院。用父亲的话说,成了“我们张家第一个吃皇粮的”。他以为,这就是一个西北农村子弟能实现的阶层跨越极限。直到35岁时,张瑾延咬牙一搏,申请调动,举家迁移,在广东重新开始。

初到南方的岁月很艰难。张瑾延租下的第一套房子在广州越秀区。房子有些年头,光线昏暗,闷热至极,面积也比老家的家属院房子小了一半。有一天,妻子无意间问起女儿,何时带同班好友来家里做客。女儿小声说:“我们家太小了,我害怕她不高兴。”

稚嫩的言语,让夫妻俩心里难受极了。

时光流转。2001年,张瑾延迎来了在广州的第五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7月13日晚上10点,随着萨马兰奇的一声宣告,北京申奥成功。消息传来,举国轰动。张瑾延的楼上楼下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干脆走上街头,欢庆这个特殊的夜晚。

激动之下,张瑾延也走出了家门。在中华广场外围,成百上千个广州市民围在一起。伴随着“我们成功了!”的欢呼声,礼炮冲天而起。有陌生人难掩兴奋,冲上来塞给张瑾延一瓶啤酒。

“就是那一刻吧,觉得自己跟这个城市有了联系,有归属感了,想在这里安定下来,不管再难也要留下。”张瑾延说。

就在同一年,番禺、花都撤市,正式并入广州。4个月后,张瑾延怀揣12万首付款,买下了番禺华南碧桂园的一套三居室,拥有了在广州的第一个家。

故土与新居

张瑾延是万千新广州人的缩影。变革的年代里,个人奋斗高于一切,每个外来者,总要在一番艰辛后,才能品尝到岁月的回甘。

在文冲船厂,刘娅认识了丈夫。婚后,几个姐姐也相继来到广州。姐妹们胼手砥足,在黄埔红山开了一家川菜馆。

为了照顾生意,刘娅在附近租下一套三室一厅,一家人挤在一起。起早贪黑,亲力亲为,餐厅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数年忙碌,直到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刘娅才和丈夫商量起广州置业的打算。

2002年的一天,刘娅到朋友的新家做客。朋友家住在华南碧桂园,请刘娅到会所喝茶。“我一看,环境幽静得很,绿化也好,就下决心要买这个房子。”

川妹子刘娅性格果断,直接拿着银行卡跑到售楼处,交了一万元定金。傍晚回家,老公才知道此事。

当年买房能直接入户。刘娅记得,广州户口是个“红印章”。拿到户口的那一刻,一家人激动万分。“漂泊这么多年,终于成了广州人,心情真的难以形容。”

刘娅刚搬进来时,小区里人不多。到了晚上,每栋房子里只有五六盏灯。其中一盏灯,就属于张瑾延一家。

那时候,张瑾延每个傍晚都要出来散步。他常常仰头看着自己家的阳台,隐隐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家在四楼,仔细看,有时还能看到正在看电视的女儿。

他相信,每一个想要抓住改革大潮,到异地打拼的人,都忘不了第一次走进新家的心情。那天打开房门,家里干干净净,就是没有家具。当夜,张瑾延甚至没有回家,在木地板上睡了一宿。

躺在地上,他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睡过的大炕。当时怎么也想不到,20多年后,他竟然会来到南方,住进楼房。

按老家的习俗,第一年春节,新房不能空。他把父母千里迢迢接到广州。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第一次看到满是花草的现代化小区。母亲赞叹之余,从包裹里掏出一小块黄土疙瘩。这是从家里老宅的墙边敲下来的,她将其埋在张瑾延楼下的草丛里——这是一代人的信念。故土相随,落地生根。

“这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刘娅在碧桂园一住就是16年。

“我已经50多了,也该过舒服的晚年生活了。我很喜欢碧桂园的房子,而且对我有特殊的意义。估计不会搬了,就在这里安居乐业下去。”

2005年,刘娅还清了第一套房的房贷后,因为看中碧桂园的环境和物管,又在小区里买了一套三居室,打算以后留给孩子。

刚搬进碧桂园时,大儿子刚上四年级,小儿子才读幼儿园。16年过去,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社会变革的脚步也未曾停止,刘娅亲眼见证了番禺乃至广州的跨越式发展。


当年,碧桂园所在的南村镇周围不乏农田、蕉林,附近只有一趟开往番禺市桥的10路公交。居民们出行,主要依靠碧桂园的楼巴。

如今,华南碧桂园入住人口过近万,入住率高达80%以上。周围的楼盘也拔地而起,地铁陆续开通,商场、食肆日益兴旺。最让刘娅感叹的,莫过于更新迭代的数十万新广州人。

最早,业主们都和刘娅年纪相仿。再往后,80后、90后渐渐出现,小区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快20年了,对这里实在是很有感情的。我常常跟我儿子讲,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人。从小就住在好房子里,有最好的条件。我们小时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哪里像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房间?”

变化不止发生在刘娅家里。40年来,它发生在每一户中国家庭的屋檐下。

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新婚夫妻只能分到一间宿舍。即使在清华、北大的知识分子家庭,许多四口之家“蜗居”面积也仅有一二十方。

1985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 40%的居民居住空间不到4平方米。60%的家庭内没有下水道设施,71%以上的居民没有厨房。老少同住、异性子女同住、客厅单放床……比比皆是。

直到1998年“房改”启动,居住条件才有了明显改善。当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蹿升至18.66平方米。如今,这个数字翻了整整一倍。

住房绝对短缺时代成为历史。有人认为,“房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成功的改革之一。

刘娅和张瑾延代表的时代弄潮者,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

几年前,女儿大学毕业,进入某车企工作。那年秋天,张瑾延买下新房,搬进了碧桂园在南沙的另一个楼盘。新家是一套180平米的大平层,也是一家人来到广州后换的第三个住处。站在高层阳台上,父女俩聊起初来广州的岁月。

曾经煎熬万分的出租房,如今都已成为往事笑谈。张瑾延对女儿感叹,自己是没有任何根基和借力的一代人。在新的地方拼搏奋斗,摸爬滚打,成家立业。慢慢就好过了,房子也越来越大,最后过上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日子。

“孩子们是幸福的一代,而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直到现在,刘娅还会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孤身的女孩,一个人背着包,坐夜班车从大竹到重庆,再从重庆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广东。

她觉得,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勇敢的一个决定,也是两代人命运的转折点。从此,在异乡的广厦万间中,两代人有了自己的一片屋檐,构筑起长达二三十年的安居梦。


林鑫源 本文来源:网易房产 作者:王田歌 责任编辑:林鑫源_NO5785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2017房地产新年峰会

2017房地产新年峰会

地产大佬们普遍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变化过快,调控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详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房产首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