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广州第二个历史街区微改造:尊重居民和古村肌理

2019-12-10 08:21:11 来源: 新快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泮塘五约微改造后重建的青砖屋里举办音乐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左为民居用木把手。右为“铺首”,祠堂大门才用。

入秋后一个月明星稀的周六夜晚,广州老城区,有清末“岭南第一景”之称的荔枝湾的一条千年古村,东边,一条窄窄的麻石街上,一座有着坡屋顶的青砖屋里,传出隐隐的吉他声与吟唱,近百名年轻都市男女,或站立,或席地而坐,30名独立音乐人渐次走上小小的舞台,抱起同一把吉他,唱出自己创作或自己喜爱的歌……

这是一场名为“30人30曲”的小型音乐会,票价“随你付”,组织者小吉是在西关大屋长大的广州仔,他更愿意称这是一次音乐爱好者的聚会。

同一个夜晚,在古村的西边,距青砖屋只有几十米,荔湾湖边上的一个小广场,传出“咚咚锵、咚咚咚咚锵”的声音,原来是古村专门存放舞狮、龙船用具的三官庙旧址里,三名村里龙船队音乐组的后生在练习;响亮的锣鼓镲声吸引了荔湾湖公园里路过的大人小孩子,他们或在门口好奇地张望,或干脆走进屋里,端详起村里的一些老照片;屋外老树下,几位村民耍起了祖辈相传的蔡李佛拳……

这一场现代与传统、本土与外来的“对台戏”,演绎了古村微改造后的新故事——

泮塘五约是继恩宁路之后,广州第二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项目,作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项目,广州第一个自下而上引入公众参与,先征求意见再做设计的微改造项目,从社区营造到新的文创旅游区的运营,泮塘五约可以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城市更新提供什么镜鉴?

新快报邀请了四位专长、教育背景各异,跨越50后、70后到80后的建筑师评点改造;另一方面,征询村民、居民、商家、游客、市民意见,从空间改造、文化传承、服务设施、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等多元维度、不同视角评估泮塘五约微改造的得失,并为其进一步提升与长远的发展集思广益。

10多年拆迁亟待修复

空间改造:保持风貌、延续场所精神

泮塘所在的荔枝湾自汉代起就是皇家苑囿、行商园林之地,南汉末代帝王刘鋹御花园“刘王花坞”所在地“半塘”,就是今日的泮塘。泮塘五约是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的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聚落,被列入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

过去10多年间,泮塘五约数度拆迁,后又停滞,留下残垣败瓦,已征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亟待修复或重建。

2016年,泮塘五约被列入广州首批微改造项目,荔湾区旧城改造项目中心为建设单位,并委托荔湾区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承建,共投入6000万元,修缮建设各项基础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和活化公产建筑,结合立面整饬和街巷景观设计,整体提升五约村的风貌。同时打造“最广州”文化旅游慢行道重要景观节点。

泮塘五约有约487个门牌号的房子已被征收,将活化成为文创休闲空间,但另有200个门牌号的民居未被征收,业主选择留守或出租。微改造设计单位之一的广州象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象城)徐好好希望:

“改造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以保持原有风貌为原则,对危房进行结构加固或重建,对位于主街的危房使用原有材料如青砖进行修缮或重建。通过对地方材料与结构的选择性保存与再现,突出建筑的历史价值和空间品质;要通过三官庙、五约亭等历史节点维持明清以来的公共空间体系。”

微改造保留泮塘特色

建筑师提出五方面改进意见

“微改造后我们村漂亮了好多,比以前干净整洁了好多。广场变宽阔了,各家各户的门面变漂亮了,老人们也有地方可以坐一下。”(村民)

“微改造还算做得不错,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同时保留了泮塘以前的特点,泮塘的建筑物大部分属于清朝,这个特点保留了下来,我觉得不错。”(村民)

“我觉得这次比较好的是,它原来的建筑是一层,它重建就是一层,不会建高了。”(居民)

“这次微改造好啊,环境变好了,路好走了,现在也多一些人来买菜。”(路边菜贩)

“外面做了整饰,很多危房拆了重建,我经常来,现在当然比之前漂亮了很多。”(游客)

“对古村的肌理、尺度和村民、居民有足够的尊重,没有破坏街巷的格局和肌理。这是旧城更新的底线,这点没做到的话其他就不用看了。”(建筑师何健翔)

“没有破坏原来的肌理格局,把最当代的,放最里面,越有新意的越往里藏。比较感动的是看到好多用心的比例和构图。作为设计师和在广州长大的市民,我彻底不白来。”(建筑师靳远)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村民、居民、游客、建筑师,都基本肯定了泮塘五约的改造;但是,不少建筑师、居民也从岭南建筑特征、通风透气、公私边界、微改造应先定功能再做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微改造的机制进行了反思。

而在历史地段的更新中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设计师诠释了设计理念与意图。有的建筑师对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形式上的审美解读,揭示了形式背后的意味;有的建筑师则对在传统基础上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岭南建筑特征

贴青砖片、重砌旧砖

汤国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博士):

青砖表面被机械磨损后,失去表皮保护作用,就会生霉菌或生青苔。传统建筑砖墙的青砖是经过处理的,不会发霉,经百年风雨冲洗,仍很干净,就说明了它们表面有隔水透气的保护膜。

红砖屋贴青砖片,不真实,没有必要,凡是砖墙都要透气,用水泥砂浆贴青砖片不透气,就会发霉,生青苔,慢慢风化;如果用石灰砂浆贴的话,就没有霉点,可以透气。

买旧青砖重砌,老砖经过加工,水磨,表面不作处理,也会发霉。但用石灰砂浆砌,就不会发霉。

设计师邢懿:传统建筑当中水磨青砖的表面是否经过处理,这个可能得经过材料本身检测才可以确认;常见的材料如果表面有憎水的效果,除了材料本身孔隙小,要不就是外表面有憎水的材料涂层。

红砖的表面贴青砖片,有些是施工过程当中的失误导致的;外墙当中所用的粘结材料,大多是水泥砂浆,这个的确是设计当中考虑得不够细致。

■左为屋檐下有飞子的房子。右边房子没有飞子,不防水。

●檐口飞子

汤国华:广府建筑封檐板前面还有飞子,功能上是防水,不让水飘进来。广府飞子只有“鸡胸飞子”一种形式。当然某些档次低的民居不做飞子,毕竟造价高。这个没有做飞子,就防不了水了。

设计师李芃:这里的民居是没有飞子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做。另外,飞子主要的作用,是改变屋面排水最后的一个坡度,让雨水可以飞得更远,而对于五约村来说,巷子相对较窄,建筑之间距离较近,增加飞子的话会不太妥当。

■左为传统的脚门。右为新建的脚门,不够高,底下不留空,门没有折叠。

●门扶手

●脚门

汤国华:脚门是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里面,因为里面地面比外面高一点,外面的人看不到我,我可以看到他,有私密性;第二,下部最底留空隙透气,传说以前乞丐从这里把钵头伸进去要饭;第三,要折叠,分成四块,可贴墙,不阻碍出入。

汤国华:这种扶手叫“铺首”,祠堂大门才用的,民居不应用这种,应用木把手。

设计师李芃:由于项目的特殊原因限制,这些门统一购买的成品。

汤国华:仿古就一定要地道,讲章法,要不然就不要仿,去做现代的东西!仿古不能传递错误的信息,让后人误以为是这样,也跟着这么做,这样不行的嘛。

■五约直街11号玻璃立面不通风透气,有光辐射,全封闭立面与旁边广场缺乏互动。

泮塘五约改造: 公与私,新与旧,如何平衡?

古村里的仿古建筑采用玻璃立面,改善了采光,却没有注意通风透气,还对邻居造成光辐射——象城设计师李芃认为:泮塘五约改造中,设计师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古村渐渐消失的传统空间格局与场所,如何在村落公共化的过程中被延续下来。如何在保留原住民生活的私密性与实现村落的公共化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历史地段中的更新中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泮塘五约的改造也大胆地进行了探索。

通风透气

肖毅志(东意建筑设计总监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

新建的房子全部都是封闭的、不通风,而且是封闭的玻璃,热辐射、热量进去了无法散出来(直街11号、外街32号、外街13号、涌边街12号、14号、16号)。完全不是基于人的活动设计,纯属是一种形式,没有考虑到它的功能。即使装了空调,也要加风扇,将这些热排走,但是冷气会被同时带走。开门散热量又会有老鼠、蚊子。如果真的从人的行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你要考虑所有的事情,这种设计,我觉得还是比较粗暴。

建议:它可以用大面积的玻璃立面,但是可以变成不封闭的,可以揭开屋面做天窗排气。这是一个系统,我们一直提倡和希望在一种很简单的技术的介入下,就可以达到这些目的。从布局上讲,我需要知道房子的朝向,知道夏天最热的时候太阳是怎么照射的,照射面大概是怎么样,房屋的阴影对它的影响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摆个仪器帮它测量,用很科学的数据表明,在这个空间有多少人做什么活动,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才能让大家在大多数时间感觉是舒适的。但关键的是设计师和规划师要有这个意识。

何健翔(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学硕士):

固定玻璃不可以开肯定是不舒服的,一定像温室,要靠空调才能够生存。这些新建筑都有问题,完全没有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全封闭,不可打开。不像以前的趟栊门,通风问题很大。

设计师李芃:直街11号,我记得曾有一版设计图里玻璃窗是可开启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变成这样了。

涌边街12号、14号、16号,要求整改的时候做开启窗。

外街32号,建筑的东面是外街,巷道本来就很窄,没有空间开窗。而建筑南北两面都是大面积的可开启门,自然通风足够了。

公私边界

不隔音、光辐射

五约三巷24号(直街11号的斜对面)居民:直街11号西墙是全玻璃密封,这个设计有利有弊,利是采光好,但对我们邻居有光污染;另外,这个房子是不隔音的,之前有剧组在这里拍戏,晚上开音响时很大声。不论做什么用途,一定要做隔音,不然的话对居民的影响会比较大。

何健翔:直街11号用玻璃是为了更好采光,但用了镀膜,对邻居肯定有些影响,某些时候可能光会反射。

设计师邢懿:我们要承认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声音和光污染的问题,这一块是比较欠缺的。

互动性

何健翔:直街11号西侧是大面积封闭的玻璃立面,面向的西侧是一个口袋广场。

在某种旧的形式或者旧的体量之下去探索一些新的空间关系,方向是对的,譬如传统上这个立面肯定是一个实的青砖面,现在尝试把它开放,让视觉上可以内外交流,应该可以多走一步。

建议:在这种公共空间节点,房子已经不是居住,而是某种带有公共生活属性的建筑,这个西立面可以尝试更加独特,譬如说可以开合的转门,使这个立面和口袋广场空间产生更多互动。

开放的做法不一定非得用玻璃,也可以是木,这样就会更有质感、更传统,可以设计为转动的窗或门,一方面可以通风,而且立面上可以带来更加多的表情,设计上还有很多可能性。

功能与设计

外街13号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玻璃房子,一些建筑师认为这个房子会有热辐射,完全没法用。

设计师徐好好:外街13号一转弯就是荔湾湖,我们最初想在这里做一个温室花房,打造一个自然的、有植物的,但又是在室内的、可以遮风避雨的空间,两侧是不封闭的门。

但后来这里所有道路都被封闭了,这个地方也需要封闭管理,所以才增加了门来围蔽整个空间。

何健翔:设计和后续的使用、管理脱节,设计开始时没有具体的需求提供,不知道谁用,这对设计师很难。一个好的建筑最需要的是和使用者的交流。当然城市里大部分建筑都是地产产品,这个是普遍的问题:设计和使用者是分离的,本来有血有肉的建筑变成一种抽象的资本生产。

在建筑层面,国内建筑相比于国外(如欧洲)还有不少差距,因为我们的话语权和可控的东西无法与国外建筑师相比。在很多项目里,不要说独立的判断,基本的职业所能控制的范围都不够,这个很明显。

所以最终大家习惯于在很赶的时间内,出来一个能够应付的,通常就是个形式。比如说政府的需求,表面的“修旧如旧”。

微改造确实需要有更好的机制。历史街区应该是小规模渐进更新,不应该当一个项目去做,不要有政绩或者某种回报的目的。

■五约三巷13号旁边的老屋形成对比,但柱子太粗。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新与旧

三巷13号

靳远(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

我喜欢这个弧形房子,从直街一路走进来都是一些老房子,在这里有一个小惊喜,一种新旧并置,跟旁边的直街11号后座有个对比。它体量不大,很舒服,让老街区不是死气沉沉的。但是它没有破坏原来的肌理格局,我很同意这种弧形出现在老街区的深处而不是表面。难得之处就是这条檐线,这片薄薄的板,很明显设计团队是用心的,如果是一个很厚的屋顶,它就没有办法和旁边的老屋形成对比,这个对话就很好。

但我会觉得有点可惜的是美中不足,这些柱子和窗栏到了上面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粗大了,可以更精细些。其实我们老祖宗在这件事情上非常讲究,就是接近屋檐的地方它会越来越精致,就像人们眉宇之间总是眼神交流的地方。

那薄薄的板我有点感动,下面又有点失望。

设计师徐好好:我们一直都觉得在泮塘的结构里,最重要、最完整、最好的东西基本上都保留在直街上面。里面的小巷子也很有价值,但实际上往里走的体验是有点太窄了,而且没有什么光线进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在小巷的侧面,特别是山墙面有一定程度开放,又不改变街道本身宽度的情况下,能让人走在巷子里感觉有光线进来,内外之间有对话或对视的关系,就大胆做一些比较大的玻璃。因为那个位置比较挤,所以重建时把原来方形的房子做成弧形。

但是,在传统街区做新的建筑目的还是为了衬托旧的建筑。新和旧之间要做一个平衡的话,旧的建筑我一定是要把它抬起来,新的建筑我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用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尺度呈现出差异,但是还是得想办法从色彩上、从高度上把它压下去。

钢梁显得太大,我觉得这个也是挺可惜的,结构团队按照抗震要求、规范进行计算,这个房子的梁就变得好大,结构也变得很大。

如果再让我尝试设计,我可能就会考虑别的结构方式,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地方的结构包括外面的框等尽可能做细,让大家看上去觉得很轻,这样跟旁边的青砖和瓦才会有差距,才不会显得重的东西才更有价值。我觉得这个肯定是要改善和反省的地方。

原来的设计就是一个户外的小亭子。当时想旁边可能会开一间轻餐饮,大家可以坐在这个亭子里喝喝茶,但是后来因为旁边的房子没有完全征下来,我们需要加一个门,未来能够做经营。

设计师李芃:旧城旧村改造与平地新建建筑项目有着极大的差别。现阶段多数相关的设计规范基本是以新建建筑为对象进行编制的,诸如防火规范,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等,面对复杂的旧改项目似乎缺少一定的调整余地。如果能在规范层面对旧改类型的项目进行一些针对性调整,在满足空间业态更新的同时,更为妥善地保存并延续历史风貌。

■五约直街11号后座退进去了一个空间,宽敞一点 ,带有原来房子痕迹的立面用涂料留下了坡屋顶的历史信息。

直街11号后座

靳远:这个位置挺精彩,这里退进去了一个空间,它是有意这样让出来。否则我们会觉得:哇,这个街角好挤啊。

这是一面刷了涂料的墙,刷的部分就是拆掉的部分,上面保留没有刷的老墙,显示出区别。它的小灵魂还很鲜活,在我看来几乎保留了全部的历史信息。

这件事情做得非常有意识,就是它涂料的收尾是用一个非常薄的小铁片,这个也得在施工图中明确地标识出来才能落实的。那个小铁片创造了阴影,就像勾了眉线一样。一个房子通过这些线条把历史的变革传达给我们——曾经这儿有个房子,而现在它是公共空间,咱们可以在这儿舒服地驻足,你我心里却好像看见了这座消失的房子。这件事情做得一点都不粗暴。

设计师李芃:这个地方是我们有意让出来的,让这里巷子可以宽敞一点,产生节奏的变化,使巷道在这里获得更公共的状态。

涂料立面有两个考虑:

一、现在裸露的痕迹其实原来都是内墙,但现在都变成了外墙,所以墙面必须做防水处理,防水涂料是一个比较经济有效的方式。

二、为了保留旧房子的痕迹。我们一开始就定了规则,只要是拆掉的房子,都用做防水涂料来告诉大家这里原来是一个房子。

设计师邢懿:带有原来房子痕迹的立面我们用涂料留下了坡屋顶的历史信息,我们想将来可以有艺术家或者村民在这里绘画。所以特意留下这面墙,同时在墙面的处理上也能够看得到原来的建筑信息,而且顺便把这个空间让出来。

■五约三巷15号 、外街26-1号 、外街30号、外街32、58号重建后通过抽疏中间的房子变成一个四合院。

三巷15号 、外街26-1号 、外街30号、外街32、58号

靳远:我们进了这个院子觉得挺舒服的,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怎么做到的呢?我能确定朝东的房子屋檐转了90度,这样就成了一个空间对开的院子,这一转我再次非常同意。

这个屋面是迎向你的,然后它也产生了一个屋顶,一个遮阴一个雨棚的作用,另一个屋面也是迎向你的。我们常提四合院,字面意思怎么理解呢:你在中间觉得你被院子环抱着,而不是这边有墙挡着我,那边也有墙挡着我。

背后的痕迹表明老屋顶是双坡,而现在做成了单坡,这是一个设计附加值的体现,这个新屋顶带给了院子生命力。总的来说,在这个院子能感觉到设计师得到了灵活度,能有机会去想这个事儿。

只是一路走下来发现很多瓦面都是用水泥去仓促施工,显得有些粗糙。

设计师李芃:重建之前这里有四间房子,它们被一条尽端无路的巷子连在一起。改造前所有的房子已经损毁了大半,屋顶都没了,里面长满了房子高的杂草。因为这些房子被窝在里面,在外街上完全没有发现。犹如一个深藏在村落里的小花园。

这个强烈的印象反映在了我的设计里。仍旧是以如何实现并诠释村落的公共化作为设计概念。一个藏在村落里的院子成为了设计初衷。院子本来就是一个既公共又私密的场所,跟我们的规划理念是一致的。也许高密度的泮塘五约村未来需要一个可以呼吸的小院子。

原来的4个房子都是南北朝向,以东西方向并排。 设计首先把4个危房都拆了,在最西边房子的用地上做了一个面东的亭子,亭子东面是3个房子腾出来的一个围合的院子,地面上铺地的波打线就是原来3间房子的围墙痕迹的所在。

屋顶是曲面的钢屋面,其高度跟原来房子一致。屋面倒了很薄的一层混凝土,做好防水,再铺瓦,这样隔热防水就处理好了。弧形的屋面,西面高,让室内有更高的使用空间。东面低,故意把面向院子的屋檐压低,把视线控制在院子里,阻挡掉周边4层村屋的视线干扰。远看过去整个屋顶很舒展,有一种像要飞起来的感觉,这是面对开敞内院的一个姿态。

■从外街13号北侧的空地向西看,不同年代的房子拼贴感很强。

从外街13号北侧的空地向西看

靳远:我很喜欢站在这里的构图,这样看过去,你会觉得挺有层次的。这里的语言和材料的使用,都是挺用心的吧。

每个时代自有的视觉体系往往来源于其时代的工程体系。现代建筑的工程在老街区里,挺难处理的问题就是水平线,需要比较精细地去把握它跟周围坡屋顶的视觉关系。这个高度蛮难控制的。如果顶板再高一点,再宽一点,它又会遮到后面的背景。它下面这个花池也是次一级的水平线,它们全部都构成了一幅图景。我比较感动的是今天在这个片区看到挺多舒服的构图。

我觉得在这幅图景中,有“爷爷的爷爷的”房子、“爷爷的”房子和“我的”房子,这里不同年代的拼贴感很强。

我很认同这个图景是广州的。我也打心底里面很希望,这里的居民也认同这件事情。

我同意它的当代性。我们在做这种街区的时候,当代性算挺难回答的问题了。就是怎么处理新跟旧的关系,而且是诚实地去做新东西,还获得别人的认可。

仿古的度有点过,望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当代语言

何健翔:总的来说微改造中仿古的度有点过了。我不是说完全要建一个全新的房子,它应该带有创新,譬如屋顶是旧式的屋顶,但屋檐底下的建造完全是新的。应该可以走得更自由点,更加当代。

当它只剩下仿古的形式,精髓反而就没有了。很多房子太封闭了,完全不通风。我觉得应该反过来,不必在形式上仿古,反而要保住传统的精髓。

钢结构的建筑、做成仿古的造型显然是个问题,我觉得用新的材料,就不应再效仿古典的形式,结构和形式应该是统一的,新材料就应该有新的形式,即便旧的材料也应尝试创新。

用钢筋水泥做传统大屋顶,那是我们几十年前在做的事情。难道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做这样的事情?每种材料有它自己的特性,没必要一定要做回传统样式。

试问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我的观点更倾向于要不就全新,不要这样半新半旧。等于我作为一个现代人,硬要去穿个唐装。我希望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在我们传统的基础上,在我们传统街区、传统生活的基础上,找到我们自己当代的城市文脉和语言,而不是西方的语言。

如何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学习和更新,然后创建一个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同时可以耦合到传统的街区,这个是一个过程,很难在一个项目里面实现,但是要有这个目标。

设计师徐好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建筑师的基本选择,这个选择和之前的保护规划有关,我们决定直街上的建筑在外观上尽可能保持青砖房的风貌,形成比较小尺度的一进一进的连续的房子的印象,以及这是一个清末水边小村落的印象。

我很理解他说的这个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我也是蛮认可的,如果能够对传统建筑做一个变形、或者是有非常新的一个表现的话,我觉得会是非常好的事情。就像好多意大利的建筑师的设计,让你看上去有新的部分,但是一揣测又可以感受到里头有很多传统的调调。

黄冰馥 本文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黄冰馥_NO807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2017房地产新年峰会

2017房地产新年峰会

地产大佬们普遍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变化过快,调控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详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房产首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