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东进"与"南拓",北部无论在交通配套还是产业都一度被人认为是规划推进得较慢的区域。一直以来,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硬件配套的不完善是制约这一地区前进的主要因素。但近年来,白云、花都两大区的开发的深化,以及从化市建设的重金投入,北部已经被认为将是广州发展中最令人惊喜的区域之一。无论是白云新城、花都区的空港经济区,还是从化中央商务区都属于广州目前核心规划工程。而这些项目的打造将极大地拉动广州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白云区大事件
广州"北优"战略的实施,尤其是白云机场搬迁花都后,按照《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以旧白云机场为中心,南至广园路、西至机场路、北至华南大道、东至白云山,总面积高达12.8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将规划建成一个"白云新城",其定位是以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为轴,周边配套多个高尚住宅区。"白云新城"将成为"中心组团"北翼地区的重点开发对象,并以商贸物流中心和低密度健康住宅两大方向开发。
白云新城总体规划占地12.82平方公里的白云新城定位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是白云区空港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白云新城将媲美珠江新城,未来几年,白云新城将蜕变成为可容纳21万人居住的广州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白云新城规划形成了"一轴双中心六社区" 的整体空间结构。规划通过保护白云山优质的自然景观,将云山珠水"蓝脉绿网"的生态结构引入新城。规划绿地率达到50%。区内交通体现"以人为本,行人公交优先"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分离,鼓励TOD发展模式,设置独立步行系统。
在许多人心目中,白云区目前还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随着政府规划的落实以及众多大型住宅、商业项目落成,白云区尤其是白云新城的综合形象将得到提升。而随着百信广场的升级,万达广场、五号停机坪购物广场开业,白云绿地中心的建设,白云新城商圈即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详细]
保利和中海的地王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两家企业均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做出物有所值的产品。根据项目进度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可面市,因2万元/㎡的楼面地价,保利的售价很可能达到4万元/㎡,若根据当前的市场价,对白云新城来说可谓一个奇迹,与珠江新城的价格可以相媲美。
岭南新世纪即将推出城央新品【荟景台】,产品为一步到位主套三房,96㎡的超高实用空间相当于114㎡的面积。【荟景台】独拥三公里无遮挡视野,千米中轴景观尽收眼底。[详细]
十年前, 广州市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城市空间从狭义的"云山珠水"中突围而出,成为一个拥有"山、海、田、城"的大都市。花都作为广州北部副中心,义不容辞地扛起了"北优"的大旗,打造起"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田园城市。
作为广州北优的"中心",花都近年来的区域重要性日渐显现,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炉,花都空港区的腾飞已如箭在弦,用花都区委书记杨雁文的话来概括,"十二五"期间,花都的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形成,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根据规划,花都将以新华城区和新机场为中心,发展三个主要产业聚集区———西边的汽车城与炭步镇、西北方向的狮岭与皮革皮具、东边的花山镇与机场物流,也就是"两心三翼",如今,花都已形成了空港产业、汽车产业、皮具皮革产业以及珠宝产业四大支柱产业。 [详细]
花都城市中轴线南起花果山体育中心,北至平步大道,向南沿田美河向新街河公园及雅瑶组团广义延伸。该轴线与广州的传统中轴线遥相呼应,贯穿范围包括王子山景区、芙蓉嶂省级旅游度假区、区政府行政中心、商业娱乐区等,形成了花都区的功能核心和城市人文核心景观带。 [详细]
花都"山、水、林、田、花"相依相傍,全区有近200平方公里的山地,芙蓉嶂水库、九湾潭水库等山塘水库应有尽有。已规划的广东王子山森林公园、高百丈森林公园、九龙潭森林公园等六个森林公园,经过十年打造,花都已从昔日广州的乡下破茧化蝶,成为一个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 [详细]
自由人花园首期推出263套单位,主要为81-150㎡的二房至四房户型,大部分户型为N+1户型。目前仍有少量单位可供选择,均价8800元/㎡。该盘还将加推新货,目前接受意向登记。[详细]
隽悦豪庭样板间预计6月中旬开放,目前正进行诚意登记,开盘可享额外折扣。项目产品包括洋房(81-158㎡三-四房),情景洋房(137-213㎡三-五房),叠加别墅(170-211㎡四-五房)。[详细]
在十二五规划中,从化仍将坚持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品牌的战备定位。从化楼市近年来的发展加速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优质生态环境的保持。而房地产开发商依据流溪河资源而开发的生态楼盘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喜爱。而且,从化作为目前广州仍没受到限购制约的区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购买力入场,而主打休闲度假概念,以环境资源为卖点的楼盘就是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定位上,从化提出打造"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的口号,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广州生态卫星城。这是从化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幸福从化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宜居"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从化发展的最强音。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从化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提供了十足的底气。从化山水风光秀美,旅游资源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68.3%,已连续五年蝉联广东省县级市环境质量综合评比第一名。而在继续领跑生态资源优势的同时,近年来,从化的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为实现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化将大力实施"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战略,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完成"一个接近"、"三个翻一番"任务:即用三年时间实现从化干部职工工资接近广州目前水平;用五年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
广州北部两区一市,特别是花都和从化在以往与这些区域的交通网络极其有限,往来的时间成本高,才导致了北部区域房地产居住市场出现了"看着好,住得少"的状况。但这样的状况随着近年来交通规划的完善将有可能成为历史。
御湖城现推80-100㎡洋房单位,户型为两房,三房,总价58万/套起。此外,作为御湖城的重要产品,200-600㎡湖山别墅即将推出市场,现正接受咨询。[详细]
珠光流溪御景推97㎡北向单位,147㎡、167㎡三房至四房南向望江,毛坯6500-7300元/㎡。同期在售260-500㎡独栋、双拼、联排别墅,现降价3500元/㎡,毛坯6500元/㎡起,均价7500元/㎡。[详细]
20年间,无数的蜕变记载了一个城市的变迁;20年间,无数的广州人经历了楼市的跌宕起伏;20年间,地铁覆盖、旧城改造、南沙建新城、新白云机场启用、广州大学城崛起、广州科学城绿意盎然、新中轴线日新月异、广州塔俯瞰美景……随之而来,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鸟语花香,广州正在不断地成长。
改革开放前的广州,三十年发展虽然成就巨大,但与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发展是无法相比的。解放时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4平方公里,到房地产真正开始兴旺时的1993年建成区面积为206.6平方公里,2007年则为843.7平方公里,是解放时的15.6倍。在这发展最快的二十余年里,广州建成区面积也扩大了4倍,其中,房地产建设功不可没。[详细]
90年代初的广州,广州大道就是城边,天河仍是一片农田,体育中心孤悬于大片农田中,只有六运小区算得上是一半工地一半居住区。这个时期,向东,开发天河、突破了广州大道,孕育了新的城市中轴线;向南,洛溪大桥通车,孕育了后来名震全国的华南大盘。
这时期的典型楼盘为东湖新村、五羊新城;洛溪新城、丽江花园;六运小区、育蕾小区。[详细]
随着城市的拓展,一方面出现了迁厂运动,如工业大道的企业外迁,甚至出现了当时专门开发旧厂区楼盘的富力地产。另一方面,旧城改造与修建道路、立交桥等工程一起,使改造与保护产生了冲突,西关大屋、东山洋房、城中村落,是拆是留,拷问着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
这时期的典型楼盘有工业大道板块——金碧花园、保利花园;旧城里的单体楼;超级写字楼——63层、中天广场(后改名中信广场)、中诚广场、大都会广场等。[详细]
地铁线实现了零的突破,内环路、华南干线的穿城而过,广州有了真正的立体交通。科学城、生物岛、会展城、大学城的兴起,如珠链般产生了知识创意城市的系列亮点。
这时期的典型楼盘是一些明星楼盘,如城区的锦城花园、翠湖山庄;华南大盘崛起,出现了所谓的"大盘时代";江景盘临空突兀而起,山景盘横空飞来。很重要的广州房地产里程碑是系列品牌的出现:合生创展的"景字"系列、富力地产的"富力"系列、碧桂园系列、奥园系列等等。[详细]
这时期的城市拓展表现在道路扩建、城市美化(如所谓"穿衣戴帽")。广州市重新确定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一批标志性建筑开始在珠江新城一带兴建,以亚运会为目标的规划建设体现在"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大变工程"等方案上。
这时期的典型楼盘为珠江新城板块、广园快速板块、员村板块。江景、山景;旧城、文化区等概念仍在延续发展。粤军开发商全面"北伐"——碧桂园、奥园、合生创展、富力、保利纷纷进军全国,迅速发展为全国性企业,并迅速转变为上市公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