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330新政",但这次恐慌的不再是购房者?
网易房产讯 三月,原本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处处充满生机,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今年的三月,楼市风暴来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猛烈。
继“3.17”楼市限购收紧新政出台之后,3月30日广州楼市限购2.0版本再次强势推出,让业界一片哗然。有业内人士吐槽:“花开花落随风去,缘起缘灭还是3月30”。
两年前“330新政”
楼市一片欢腾,购房者恐慌
两年前,同样是3月30日。当天下午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30%。
当天首付门槛降低的利好出台不到10分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联合发布消息,称从3月31日起,个人住房转让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再次为楼市注入了强心剂。
2015年“330新政”出台后楼市一片欢腾,有些开发商连夜涨价,二手房业主坐地反价更是比比皆是。根据报道显示,个别业主一夜反价20万!如果反价5-10万的,已经算是良心价了。
两年后“330新政”
楼市也一片沸腾,但恐慌的更多或是开发商
两年后的3月30日,广州楼市再次迎来重磅级新政。但不同的是,两年前“330新政”出台恐慌的是购房者,两年后“330新政”恐慌的更多是开发商,尤其是主打公寓的开发商。
2017年3月30日,广州是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楼市限购进一步收紧,其中严格打击公寓产品。业内人士坦言:2017广州“330新政”对公寓的影响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根据新政,3月31日零时起销售对象应当是法人单位,即只有企业才有资格购买公寓。而在此前购买的公寓,要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之后才可以转手给个人或者企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个人在3月31日零时后买了一套二手公寓,那么她想再次转让时,也只能卖给企业。
开发商:删稿、改稿、找策略忙
在“330新政”出台后,小编即陆续收到公寓产品删改关键字的需求,或隐藏“宜商宜居”“商住两用”,或删除“不限购不限贷,鼓励利好公寓”的字眼,或直接将所有的公寓字眼改成“创意空间”,原本预计近期开盘的,开盘时间也改成待定……
线上规避关键字眼,线下忙着引导客户“注册公司成法人”。新政出台的第二天(3月31日),不少主推公寓的项目销售中心门可罗雀,如果遇上有意向购买的客户,则积极引导客户如何成为“法人”,甚至直言要代客户注册公司!
积极引导客户注册公司成法人
位于荔湾区花地大道南的远大芳华都汇,现场销售坦言:项目原本打算四月份涨价的,但新政一出,涨价是不可能的但近期也不会降价。
与此同时,还积极帮客户了解如何注册公司成为法人,表示10万块的注册资金一两个月之后就可以取出。
研究对策 可能代客户办理公司
位于天河牛奶厂的公寓项目——家和天曜,现场销售表示他们也在研究应对策略,有可能会给客户代办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购买。这样一来,购买资格的问题解决了,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需要客户全款购买,而且每年还要缴交几万块的持有税。
预计加推新品的,被杀得措手不及
此外,“330新政”对预计近日开盘的项目更是杀得开发商措手不及。在“317新政”出台时,不限购的增城曾一度陷入狂欢,又在3月29日高价地块的刺激下,原本计划趁着利好开盘的增城长风国际公寓,现已确定暂缓加推计划,价格走势也暂未明朗。
购房者:或赶末班车,或直接放弃
有些购房者,购买意向比较高,赶在新政落实的最后2秒成功刷卡。其中有位客户在前往项目现场的途中,由于太着急出了点事故,还坚持把车开到了销售中心赶公寓楼市最后一班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老城区有部分村民购买公寓来投资,但在新政出台的第二天采编在现场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新政。
有市民林先生表示,上周南沙刚好有公寓开盘,自己也在那里下定了一套,但尚未网签新政就出台了。“幸好还没网签,肯定不想买啦,买公寓就是用来投资,现在政策都限死了,以后想卖都难”林先生坦言道。
业内人士:想成“法人” 规避限购没那么容易
1、以公司的身份购房房产需一次性付款,即买房的门槛提高了,自己得有充分的资金储备。
2、公司买房缴税比个人买房缴税多很多。
首先购买的时候,以公司名义买房,无论是非住宅、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均需按照房款的3%缴纳契税,不得享受税率减半的优惠,还需另外缴纳0.05%的印花税。
其次每一年,公司名下的房产,每年需缴纳房产税,具体税费为:每年房产原值×70%×1.2%。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的地方会有所不同。
再者土地使用税,按照“建筑面积*30元/年”征收土地使用税等。
以公司名义买房明显比个人购房,需要纳的税多得多,如果不按照纳税,还要额外缴纳滞纳金。
那么问题来了,公寓市场究竟还有多大的市场?为什么有些人还赶在政策实施前抢公寓,他们究竟看中了哪些价值点?假如是你,你会在近段时间买公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