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气派的外观,过硬的品质,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这不是哪家大牌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商品房,而是政府针对中低收入者打造的保障房,符合条件的市民,以低廉的价格便能购得,圆了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安居梦”。近年来,即墨市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政府每年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今年,计划再推出800套保障性住房。
住房问题呼声最大
为更好地倾听民声,前期即墨市政府在全市组织开展了2014年“群众最不满意十个问题”征集筛选活动。据了解,今年的“群众最不满意十个问题”征集活动与往年相比,征集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筛选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其中在问题征集环节,采取了电话民意调查、短信、网络、信函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结合市政务热线办日常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市纠风办行风在线栏目群众反映问题、市考核办对镇电话民意调查群众反映问题和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四风”方面征集问题汇总分析,归纳提炼群众反映比较集中、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不满意问题。
同时,根据问卷调查投票数量高低,将排名前10的问题筛选列为2014年“群众最不满意十个问题”。在“群众最不满意十个问题”汇总表中,记者看到,住房问题仅次于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和社会治安,成为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建设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800套;年内通过集约挖潜、盘活存量,适度争取一定数量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等措施至少解决3000户农民新增住房需求……”针对群众关切的保障性住房问题,政府作出了郑重承诺。
多年的“政府实事”均涉及保障房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即墨市一直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作为政府每年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
2012年,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及安置房3200套,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其中,在环保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600套、4.5万平方米;在环秀街道前东城村和通济街道吴家沟岔村旧村改造安置房2602户、32万平方米。
2013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710套;对经济开发区泉兴小区、通济街道供销棉麻小区等14处旧住宅小区道路 、雨污水等进行综合整治,居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年内共改造环秀苑、康城小区、正信花园等旧住宅小区供热面积 25万平方米;改造福苑新村、建兴小区、金华苑等旧住宅小区燃气用户3460户,解决了5200余户居民冬季取暖和生活用气问题;共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修缮改造房屋 886户,切实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今年,为满足中低收入市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计划建设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800套;对群众改造需求迫切并具备改造配套条件的旧住宅小区实施供热供气改造,年内改造供热面积 40万平方米以上、供气用户4000户以上;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年内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修缮改造房屋890户。
保障房和房地产开发并驾齐驱
除了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房项目,记者从即墨市房产管理处了解到,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住宅建设和旧城改造双管齐下。
1992年,即墨市就提出“一片、三线、十区”的开发建设思路,即在即墨城以南连接崂山区的三角地带,作为外商投资重点开发区,还对城东2平方公里外商投资工业开发区实行了“六通一平”;“三线”是沿烟青、济青、蓝鳌三条公路集中兴办一批三资企业和创汇企业;围绕“三线”展开营上(今北安街道)、三里庄(今属环秀街道)、段村(今龙泉街道)、楼子疃(今属通济街道)、南泉等 10处乡镇立足高起点,规划外商投资小区,作为中外企业家理想的投资宝地。1992年6月,即墨市公布了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等首批10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3年,投资房地产开发形成热点,中国台湾捷登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台湾腾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香港普乐斯房地产开发公司、马来西亚金狮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共7家企业进入即墨市从事房地产开发。开发占地500公顷,投资1亿余元。另外,山东省三联房地产开发公司、深圳房地产开发公司、山东省房地产开发公司共3家企业投资4500万元,在即墨市从事房地产开发。
199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亿元,开发面积36万元,年底竣工26万平方米。全年投入旧城改造资金6000万元,开工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历史上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改造区域为“一街两区”,即大同步行商业街北段从鹤山路至即刘路口、河南商贸住宅小区、府西西街住宅小区。
1996年底全面完成的和平区1~4区建设工程,占地2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7.7万平方米,拥有住户4343户。当年,该小区以过硬的工程质量、完善的配套设施、优美的环境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社会好评,被山东省建委授予文明住宅小区。
1997年2月,《即墨市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开工建设了城西安居住宅小区,该小区占地面积 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2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2001年,全市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37个,总建筑面积 94.5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2002年,开发建设的德馨园一期工程、振华苑三期工程和经济适用房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0.6万平方米。
经过十几年飞速发展,如今,即墨已是高楼林立,不管是城区还是乡镇,都能找到品质不错的住宅小区;学区房、生态房、东部潜力住宅、商业住宅等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政府每年针对中低收入者推出的成千上百套保障房也在持续建起,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增加筹码。
文/图 记者 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