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金融网站的头条基本上都是中国版CDS的推出,一整个周末大家都被CDS淹没了,“房地产即将崩溃”等标题党把大家吓得不轻,房事哥特意撰文来慰安一下大家。
CDS是啥?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购买者(Protection buyer)将定期向出售者(Protection seller)支付一定费用,而一旦出现信用违约,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有权利要求卖房赔偿损失,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CDS是一份对赌合约。举个大家能看懂的例子:
甲午战争日本获胜,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赔2亿两白银。我们意淫日本担心清政府随时被推翻,就和美国签了一个对赌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就2条:
1、如果清政府一直履约付钱,日本每年给美国一笔钱。
2、如果清政府耍赖违约不还钱,美国给日本2亿。
美日的这份对赌协议就叫CDS。美国如果赌输了给日本的2亿,不是替清政府还钱,是输了赌注,清政府还是欠日本2亿。至于日本每年要给美国多少钱,这个要看美国对清政府信用等级的评定,如果觉得清政府财政良好,那这笔钱少收一点。如果清政府危如累卵,那这笔钱必须多收点,否则美国就不赌。
推出CDS主因不是房地产
之所以有“房地产即将崩溃”等标题党,是因为有一部叫《大空头》的美国电影。男主角2007下半年看空美国房地产,去高盛询问有没有做空房价的产品,高盛说现在市场上没有,但你这么看空的话可以和我们对赌呀,于是双方就搞了一个CDS,只不过这个CDS不是每年给钱,是每月给钱。一开始房价没崩,男主角每个月白白给高盛钱,亏成狗,后面金融危机爆发一把赚了回来。注意,赚的是对赌方(高盛)的钱,不是买房人的钱。
但中国推出CDS主因不是房地产而是因为债券市场违约频发及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其一,目前债市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打破刚兑”正在加速推进,债券投资者非常需要CDS这类风险分散工具。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8月初,今年已有39只债券兑付违约,涉及19家发行主体,违约金额高达249.11亿元。不管是从违约债券数量还是违约金额,均已达到去年全年的2倍。
更麻烦的是,截止到今年底,整体债券市场年内的到期规模也将攀升至顶峰,总量或达到4.44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逾两成。其中,钢铁、煤炭、有色这三大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累计债券到期规模近7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30%。
其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偏好明显下降,惜贷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畅。银行迫切需要能够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进行转移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CDS恰能解决此问题,还可以搭配资产证券化,帮助银行缓释资本、提高资本金利用效率。
房事哥需要说明的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并不是指个人房贷断供潮,事实上目前个人房贷弃房断供只是个案。
CDS本身不会导致违约变多
金融衍生品除了可转债大都是零和的,如股指期货和CDS一样也是多空对赌协议,股指期货空军赚的钱是股指期货多军亏的钱而不是股民的钱。所以,CDS本身不会导致违约变多。
设立CDS的目的,北京私募基金经理股社区认为主要是想将银行的债务风险以证券化的方式摊派到市场里。但这不是想让股民接盘。如上面的例子,真实的历史里清政府是把那2亿两白银全额支付的,没有赖账,所以美国等于白白从日本那里赚了一笔风险金。
CDS和股市的关系
CDS和股市没有直接关系。CDS是信用对赌,涉及信用的都是债权市场,各种贷款各种债,A股是所有权市场,和债权不搭边,但如果债市崩了肯定也会间接影响A股。
散户不能买空CDS
CDS合约一般都是给机构投资者准备的,通常CDS的买方是银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固定收益投资机构,卖方是券商、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基本上不会涉及散户市场,因此有房者或炒房者想通过买空CDS来对冲风险是不行的。
(本文资料来源于广发资产管理、财联社、股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