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思佳
热衷于创业的95后孔方早早跻身“有房一族”。今年3月,他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此时距离他二十周岁的生日还有数月。而敲定这套位于广州南沙蕉门地铁站附近的二手房,他前后只花了不到20分钟。
他似乎赌对了。被许多人看做房价洼地的广州,去年经历了一轮疯长。原本的业主从买到手到卖给他,两年间涨了30%。而他接手不过半年,房价翻番了。
这样赚钱还是太慢了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年轻人平均买房年龄为27岁,相比发达国家,提前了差不多有一代。日本及德国为42岁、台湾地区是36岁、美国30岁以上。
今年3月,不满20岁的孔方正式跻身为“有房一族”。这一数字比平均年龄提前了足足7年。
办完房屋过户手续,正式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那一刻。孔方的心情大好。“终于搞定了。”他心想。紧接着,他选择了拍照和发朋友圈,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孔方高二就开始创业。另外,他还有着极强的投资意识,在父母“第一桶金”的支持下,股票、基金、投融资对接、P2P理财,他都接触过,并从中小赚了一笔。
“这样赚钱还是太慢了啊!”孔方感慨。他身边的圈子,和他差不多年龄的创业的朋友们,很多都选择了“买房上车”。孔方随意列举了一下。“一个95年的,比我大一两岁的朋友,才创业两三年,现在手上有好几套房。另一个做股票投资的,在佛山全款买了两套。”
孔方最初并没有买房的计划。去年年初,他靠着创业,手头攒了一笔钱,在心底盘算了一番,认定广州房价还是“洼地”,才萌生买房的想法。后来,他去中介门店实地了解一番,更是坚定了买房的念头。
这个95后年轻人十分看好广州房产的升值潜力。“深圳房价已经往10万奔去,广州市中心还有3、4万的二手房,南沙也就1万左右。这个价格肯定能涨!”他表示。
“广州房地产政策有个bug,集体户口也算广州户口,所以哪怕是刚来广州的大学生也能买房。”通过这种方式,孔方获得了购房资格。他到处搜寻好的房源,最高峰期的的时候,微信加了几十个地产中介,每天被“轮番轰炸”。
孔方买房的目标很明确。第一,要能升值。他看好整个广州,尤其看好南沙。“广东一共就三个自贸区,深圳前海已经10万,珠海横琴要4万,只有南沙那时还是1万。”他表示。
确定好区域后,他进一步细化目标:公寓不买,新房不买,楼梯楼也不买。“买新房的问题在于,从交钱到拿到房本,周期特别长。这段时间不一定会发生什么事,而且那时你可能想卖都卖不出去。另外,新房价格也相对更贵。”孔方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一句话“自住买公寓,投资买住宅”,他表示认同。
“当然,去年那个投资环境下,买公寓也赚了。”他说。“在哪儿买,买什么房子都赚,闭着眼睛买都赚。”
不到20分钟就敲定一套房
许多年轻人的看房经历称的上是一部曲折辛酸史。但孔方的看房过程却出奇的顺利。
此前,他花了一两天时间,在南沙金州板块的小区里一连看了好几套,都很纠结,没有下定主意。最后敲定的那套,附近另外一个小区的毛坯二手房,他只看了一次,且前后只用了不到20分钟。
由于只有一张门卡,经过门口的时候,保安不让两人同时进去。孔方跟中介说,“这样吧,你把钥匙给我,我自己进去。”中介答应了。最后,孔方一个人进去看房。楼龄新,价格也便宜,他对这套房很满意。考虑了一下,立马给中介打电话,决定买下。
孔方形容,几乎是买到手的一刻起,房价就开始飞涨了。他自己拿下的那套房,原本的业主从买到手到卖给他,两年涨了30%。而他交定金的时候,单价9000多,去年12月交首付的时候,就已经涨了不少。如今价格更是翻番了。
唯一让他感到郁闷的是,买的时候业主的房产证还没下来,而他自己当时也不太清楚情况。“光是税就交了五万多。”另外,房产证没下来,意味着要推迟签约时间。
不过,孔方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业主比较实在,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反悔。”此前因为担心,他还研究了不少应对措施。“把各种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了。”他表示。
孔方的家乡在3000公里外的辽宁锦州,一个“失落”的东北小城市。在他的印象里,这座城市经济不行,人口也在流出,但房价很便宜,均价才5000、6000元/平,最贵的市中心不过8000元/平。“广州的珠江新城多少钱?起码是那边的8-10倍。”他说。
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有稳定的工作,在小城市里算是中高收入。但很多时候仍然不舍得花钱。每次孔方问父母“攒钱干啥时”,他们搬出的理由都是“攒钱给你结婚买房子”。孔方记得自己初中时就跟父母打了个赌“将来买房一定不靠你们”。虽然那时候他对房子的概念还是家乡的几千块一平的那种。
后来,孔方仍旧拒绝了。他觉得父母二人花掉半辈子积蓄,哪怕把手头的房子卖了,可能也就够给他在一线城市交个两居室的首付。“那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太大了。”
在孔方眼中,父母不仅是传统的“老一辈”思想,而且不擅长投资。“有段时间我们那个小城市的房价也涨了点。父母的很多同事都买了房,他们也跟风买了。”孔方哭笑不得。“像是买锦州城郊和开发区的房子,被人们称作‘鬼城’的地方,你买了卖不出去啊。”
走到财富自由小目标的“起跑线”上
如今,因为创业,孔方租住在大学城里,每月房租不到1000元。他不打算花钱装修新买的房子,而是想着等房子升值到一定时候,直接卖掉。
在孔方眼中,租房是一种生活方式,买房是一种投资方式。
很久之前,孔方觉得房子能带来安全感。买房后他渐渐明白,所谓的安全感,其实就是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好比一年一共能赚一百万的话,靠房子就能赚几十万。”他解释。
孔方曾经历过一段极其艰难的创业时光。现在他愈发觉得,创业有风险,买房才是比较稳妥的。“创业给了我一个投资的观念,而买房就是一种投资。也没有比买房更好的投资方式了。”
手握一套房,孔方用走到财富自由小目标的“起跑线”上形容自己。“没买房的话,这种财富自由无从考虑。”
他还有在周边城市投资的打算,不过,因为限购升级,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而搁置。
人们常说:房子能带来家。孔方并没有这样的感受。他觉得,房子最多能给人带来稳定的感觉。提起家,孔方的记忆是家乡,而不是新买的房子。
不过,买房后孔方常常会怀疑,自己这么年轻,真的有必要追求什么安全感吗?
“你看过一篇文章吗?是一个90后写的,标题是‘我买了一套房,却亏了5千万’。讲的是一个90后年轻人花50万买了套房,却错过一个投资机会,结果这个投资的钱后来翻了100倍。”“那个90后的观念是不要求稳,现在我觉得挺对的。”
然而,也的确是买房之后,孔方才觉得自己更有动力去做一些“哪怕不赚钱,但是对世界和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做自媒体,不是一味地接广告、写软文,而是写点有价值的东西,跟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去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甚至是去做点公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孔方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