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房事第72期。
本文由数说房事栏目出品,房事哥、房事妹轻松点评一周房事。
围绕中产阶级的话题与讨论热度似乎从未消减。最近,房事妹在追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它的原著出自资深媒体人鲁引弓。讲述的是中学生留学的故事。
在剧中,三个孩子,三对伴侣,三个家庭,代表着中产阶级的三种阶段。而去与不去、留与不留,成为了剧中矛盾与冲突的焦点。
其中一个孩子是年级学霸,可以轻松考入重点高中,然而妈妈却在想方设法送她出国留学,迫切希望能借留学让孩子命运“逆袭”。为了能送孩子出国,不惜卖掉家里唯一一套自住的价值几百万的回迁房。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的飞涨,许多人、许多家庭好像“忽然”就中产了,但是伴随着迈入中产而产生的焦虑感似乎一点都没有减少。本期数说房事,房事妹想用数据来说说“被中产”。
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全球第一
虽然种种数据的标准不尽相同,但都说明着一个现象:越来越多中国人踏入中产阶级门槛。而在房事妹看来,这其中不乏一些自嘲为屌丝的群体。
瑞士信贷研究院2015年10月发布的第6份全球财富报告——《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着全球“第一”的中产阶级队伍。
中国究竟有多少中产阶级?报告数据表明,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虽然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人。
在中国,个人财富达到什么标准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
报告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按当地拥有5万~50万美元的财富标准(按2015年年中的价格计算)来界定中产阶层成年人。房事妹进一步查找资料发现,按照报告算法,个人财富在2.8万-28万美元的中国人均为中产阶级(若是以1美元=6.5533人民币计算,约合18.35万-183.49万元)。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有上述这么多的存款的,或者有套房子,或者有辆中高档小汽车的,似乎都可以轻松迈入中产阶级。(掐指一算,房事妹距离中产阶级好像也不远了)
房事妹还搜索到今年7月份《经济学人》杂志中的一组数据。文章标题为《2.25亿人踏入中产阶级,让中国执政者担心》。文中提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和4.3万美元之间)人数从199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2.25亿。
这一标准似乎更宽松,也因此,更多人被囊括进中产阶级的群体范畴。
不过,房事妹把目光放到了2014年初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中国新中产阶级的潜在的物质标准”——他们必须要在所在的城市拥有一套80平方米以上的不动产,以及10万元以上的家用车,这是最起码的安全感。
要是按这一标准,恐怕很多一线城市的小伙伴要“吃土”了。不过,房事妹还是觉得,定义中产阶级,把“房产”算进来,才更靠谱。
因为,拥有一套房似乎让许多中国人跻身中产阶级,但往往也是因为房贷的压力,这部分人过得并不轻松。而更多的人,因为没有“及时”购买一套房,看似挤进中产阶级最低标准线,实则过着“被中产”的苦逼日子。
“真中产”还是“被中产”?
从中产阶级的人数上看,中国站在了世界顶峰。然而,中国可以已经成为中产社会了吗?
《2015年度财富报告》还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中产阶级成年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方面,最高的是澳大利亚,占比66.1%;台湾为59.4%;美国为37.7%。中国中产阶级成年人所占比重仅为10.7%,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9%。
中国成年人财富范围比例如何呢?数据显示,中国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仅占2.3%,1万到10万美元的群体占35.5%,而小于1万美元的群体占比高达62.1%。
也就是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比例并不高。房事妹用一句更直白的话总结就是:中国穷人太多了,买不起房的人太多了,距离真正理想的中产社会还很遥远。
另外,迈入中产门槛并不等于过上了中产生活。
2016《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占比为65.61%,城镇家庭的这一比例高达67.62%,占比接近7成。原来大部分财富都集中于房产,让房事妹不忍直视。
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的购买力。根据瑞士银行发布的2015《价格与收入》报告统计全球71座城市的购买力。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在第62、64名,排名倒数。
上海的物价高于德国柏林和西班牙巴塞罗那,而北京和上海的物价均高于西班牙马德里。收入方面,上海和北京的排名相对靠后,分别排名倒数第17位和倒数第10位,与一些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共同垫底。
原来,一切都怪房事妹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