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新版北京总体规划获批:划定2300万人口红线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宋兴国 北京报道

导读

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国务院在明确北京城市发展新目标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严控城市规模、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十一条批复意见。

据新华社消息,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批复全文,国务院在明确北京城市发展新目标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严控城市规模、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十一条批复意见。

未来,北京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新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以首都为核心建世界级城市群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新时期的北京城市定位得以确定。

批复认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

建设北京的目标,是要“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新的城市定位,也使得新版北京总规有了新的特点。批复指出,新版北京总规“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看来,“四个注重”代表着北京从追求经济发展向追求和谐宜居的发展理念转变。未来,实现和谐宜居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将成为北京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北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引领经济发展。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在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王晖看来,除了提出北京新定位和新目标以外,还首次将区域协同发展提到鲜有的高度。

批复提出,《规划》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在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备等重大事项,和交通、产业、环境三大领域,作出具体部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如何支持雄安新区发展的表述上,批复与之前官方多次发声有细微不同。批复指出,北京要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这也划定了北京支持雄安发展的产业范围。

和谐宜居之都新定位

如何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是此次新版北京总规的另一个聚焦点。

这首要体现在如何控制北京城市规模上。总规针对如何做“减法”这一问题,从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城市规模控制、资源要素管理等角度给出了减重、减负和减量的答案。

对此,批复提出,北京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生态涵养区。

赵弘认为,减重是指要通过产业调整,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转移部分制造业,让北京的产业结构“轻”起来,降低首都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减负是指要围绕首都四个核心定位,继续剥离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减量则是要从量上控制北京城市发展规模过大的问题,划定北京城市发展边界和人口规模红线。

不仅是控制规模,“大城市病”被认为是构建和谐宜居之都的另一大障碍。批复指出,北京应当着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鼓励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

同时,批复强调,要加强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王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体现了中央希望北京坚决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要求。而从“加强需求端管控”的表述来看,北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调控,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远程关停C919发动机?中国商飞正式宣布,波音不得不做出最后妥协

远程关停C919发动机?中国商飞正式宣布,波音不得不做出最后妥协

风云人物看历史
2023-12-11 17:41:45
全面下架!知名品牌宣布停止运营,曾红极一时

全面下架!知名品牌宣布停止运营,曾红极一时

申消费
2023-12-10 09:34:51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1 12:14:07
24年春运或将创下最冷清纪录!制造业向越南等转移,务工人员下降

24年春运或将创下最冷清纪录!制造业向越南等转移,务工人员下降

杂谈哥闲谈
2023-12-11 22:53:56
信号来了,未来最根本的政策改变?

信号来了,未来最根本的政策改变?

中产先生
2023-12-11 13:48:41
曝57岁演员周海媚去世,知情人爆细节:送医院时已没了生命迹象

曝57岁演员周海媚去世,知情人爆细节:送医院时已没了生命迹象

我娱乐有约
2023-12-11 20:32:02
官迷心窍、结交政治骗子!王清华被处理,被拿下前3天还出席活动

官迷心窍、结交政治骗子!王清华被处理,被拿下前3天还出席活动

政知新媒体
2023-12-11 15:53:46
外交部:欧盟声明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欧盟声明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财联社
2023-12-11 15:53:14
中国公安悬赏通缉:74岁缅北果敢自治区原主席、2名女董事长等10人

中国公安悬赏通缉:74岁缅北果敢自治区原主席、2名女董事长等10人

政知新媒体
2023-12-10 20:23:20
中金:对首都机场失望!

中金:对首都机场失望!

民航之翼
2023-12-11 20:50:03
让女人尖叫的八个动作

让女人尖叫的八个动作

情感挽救大师
2023-12-05 08:20:07
索取不成就明抢?美国正式宣布,废除中国企业技术专利

索取不成就明抢?美国正式宣布,废除中国企业技术专利

科技丰
2023-12-11 16:22:06
曝周海媚去世!病因曝光,辟谣患红斑狼疮,前夫吕良伟疑发文怀念

曝周海媚去世!病因曝光,辟谣患红斑狼疮,前夫吕良伟疑发文怀念

风云观察者
2023-12-12 00:27:40
菲总长已登上仁爱礁,我海警拦阻失败?重磅:解放军多艘军舰现身

菲总长已登上仁爱礁,我海警拦阻失败?重磅:解放军多艘军舰现身

番茄说史聊
2023-12-11 17:51:47
完了吧,闹大了吧!国人留下日本人先走?真相曝光,处理结果来了

完了吧,闹大了吧!国人留下日本人先走?真相曝光,处理结果来了

科学发掘
2023-12-11 21:53:54
社保局退休金新规定:2024年1月开始,您的养老金或将发生改变!

社保局退休金新规定:2024年1月开始,您的养老金或将发生改变!

天下纵览
2023-12-11 09:31:57
周海媚仍旧在医院抢救,已经度过危险期,田启文通知其家属

周海媚仍旧在医院抢救,已经度过危险期,田启文通知其家属

素素娱乐
2023-12-11 23:50:24
网传周海媚在家中去世,田启文回应:已联系其亲友,可能是假消息

网传周海媚在家中去世,田启文回应:已联系其亲友,可能是假消息

开开森森
2023-12-11 22:20:41
解清帅养家爷爷奶奶发声,他与二妹又有新动作,圆满时刻即将来到

解清帅养家爷爷奶奶发声,他与二妹又有新动作,圆满时刻即将来到

煤矿工人的奋斗
2023-12-11 21:40:19
中国拦截成功!在美引轰动

中国拦截成功!在美引轰动

星辰故事屋
2023-12-11 22:39:22
2023-12-12 05:56:49

广州房产

突然!千亿地产巨头宣布!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分尸华人妻子和岳父母嫌疑人露面 更多细节披露

头条要闻

分尸华人妻子和岳父母嫌疑人露面 更多细节披露

财经要闻

十问民营经济

体育要闻

Stein:库班将独行侠的大部分股权出售 球队估值预计将达到40亿

娱乐要闻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 小细节被扒出

科技要闻

长城问界吉利公开"群怼"懂车帝 发生了什么?

汽车要闻

标配空悬+后轮转向 异类MPV小鹏X9行不行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她被拍到新恋情?而网友还在等她的前夫

房产要闻

上海二手房价格或已跌回三年前,房东“割肉”卖房成常态

本地新闻

追光山海·音乐风光诗

腿脚冰凉,可能是血管“堵了”

公开课

中山二院宋院士儿子发顶级论文,秒杀99%同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