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新闻 > 正文

中央政治局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政策框架已定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宋兴国 北京报道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

此次会议强调,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制度供给加速

2017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

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因此,2018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针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框架的系统搭建问题,如何解决成为关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初,包括河北、河南、福建、内蒙古在内的12个省区市已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安排。

其中,“规划先行”机制,被认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此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理事袁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曾表示,制定乡村规划,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在城市积攒这么多年的规划经验和做法,简单地移植到乡村去。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现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下,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工差异非常大。居民对农村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的要求和城市完全不一样,它有自己的逻辑和秩序。

袁昕认为,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规划不仅仅是空间问题,还有公共政策的属性,乡村规划必须考虑到这种社会差异,这比空间差异更重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会有更多的城市资源涌入农村。制定科学的乡村规划,是引导这些资源有序进入农村,防止出现掠夺性的开发的重要一环。

乡村振兴战略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近期也有了制度层面的答案。

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统筹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调剂办法》)。两份文件分别指出,跨省域补充耕地资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资金,都将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会议还强调,要针对不同类型地区采取不同办法,做到顺应村情民意,既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又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目标任务要符合实际,保障措施要可行有力。

其中,会议所提出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被认为代表了农村工作思路的一大转变。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过去不管是“以城带乡”还是“以工促农”,在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总是相对“被动”地接受政策和项目,这造成了一些不符合农民实际需求、农村运营管理能力难以满足的经验教训。同时,另一个现实情况是,单纯依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资金要求。因此,会议强调这两点,实际上是要在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最关键是如何盘活以土地为代表的农村资源,赋予农民更大的财产权利。”在廖洪乐看来,想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起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制度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带来的财产权益不平等。

目前,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简称“三块地”改革试点)正迎来高峰。2017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三块地”改革试点期限延长一年至2018年12月31日。

其中,如何处理农民的权益和收益问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难题之一。5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推进会,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会上表示要敢于触碰难点,如征地制度改革中的公共利益确定,既公开公平公正又科学简便的程序设计,合理期限的多元保障机制,国家、集体和个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问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央媒怒批,目不识丁、德不配位,这几位“文盲”明星凭什么走红

被央媒怒批,目不识丁、德不配位,这几位“文盲”明星凭什么走红

银河史记
2025-07-20 12:06:37
一天2包烟一顿8两酒,李琦体重250斤住ICU,70岁终于醒悟

一天2包烟一顿8两酒,李琦体重250斤住ICU,70岁终于醒悟

山河月明史
2025-07-18 22:52:57
明玉遗体被找到!丈夫已去机场,侄女卡石缝难施救,知情人爆更多

明玉遗体被找到!丈夫已去机场,侄女卡石缝难施救,知情人爆更多

南南说娱
2025-07-19 09:30:35
为什么偏偏是好丽友,让中产破防?

为什么偏偏是好丽友,让中产破防?

有意思报告
2025-07-17 18:11:42
1957年张清荣叛逃到台湾,毛主席大怒,罗瑞卿决定让蒋介石杀了他

1957年张清荣叛逃到台湾,毛主席大怒,罗瑞卿决定让蒋介石杀了他

纪实文录
2025-07-19 11:46:37
曹丰泽:我在俄罗斯开拖拉机,这才明白中国人“种地”有多强

曹丰泽:我在俄罗斯开拖拉机,这才明白中国人“种地”有多强

文化纵横
2025-07-18 14:08:26
杨瀚森休战成摄影师!社交拉满,把教练聊成翘嘴,与队友暖心互动

杨瀚森休战成摄影师!社交拉满,把教练聊成翘嘴,与队友暖心互动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7-20 12:40:02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

国资小新
2025-07-19 19:45:28
郭威一家到达九江

郭威一家到达九江

蜻蜓世音
2025-07-20 12:36:24
青海牧民"社会性死亡":掌掴游客,过往黑历史被扒,不止一次嚣张

青海牧民"社会性死亡":掌掴游客,过往黑历史被扒,不止一次嚣张

小杨侃事
2025-07-19 09:17:10
不会演别尬演!央视《扫毒风暴》张世一出手,把影帝秦昊都演懵了

不会演别尬演!央视《扫毒风暴》张世一出手,把影帝秦昊都演懵了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7-18 07:16:01
为啥现在的国产手机发布会,看不到康宁大猩猩了?

为啥现在的国产手机发布会,看不到康宁大猩猩了?

差评XPIN
2025-07-20 00:11:02
反华潮来袭,李在明像变了个人,韩国两极分化,前总统或病死狱中

反华潮来袭,李在明像变了个人,韩国两极分化,前总统或病死狱中

说历史的老牢
2025-07-19 13:21:22
我卖掉顶楼,换成一楼后才发现:差别不仅仅是房价!

我卖掉顶楼,换成一楼后才发现:差别不仅仅是房价!

装修秀
2025-04-26 10:55:03
中山进入台风10级风圈,9个镇街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中山进入台风10级风圈,9个镇街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14:15:10
跨省份履新8个月后,陈波已任内蒙古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跨省份履新8个月后,陈波已任内蒙古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澎湃新闻
2025-07-20 10:54:29
30年后再拍三级片,她可真敢!

30年后再拍三级片,她可真敢!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7-13 19:25:03
深圳全城全力防“韦帕” 预计今日白天近距离掠过深圳,或在附近登陆

深圳全城全力防“韦帕” 预计今日白天近距离掠过深圳,或在附近登陆

深圳晚报
2025-07-20 10:38:22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3-11 12:58:06
《十六岁的花季》演员现状:2位戏骨遗憾离世,漂亮的陈非儿未婚

《十六岁的花季》演员现状:2位戏骨遗憾离世,漂亮的陈非儿未婚

乡野小珥
2025-07-18 04:52:22
2025-07-20 15:31:00

广州房产

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六月70城数据!广州最新房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知名装修公司宣布停业:公司官网已关闭 创始人疑坠亡

头条要闻

知名装修公司宣布停业:公司官网已关闭 创始人疑坠亡

财经要闻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体育要闻

女篮无缘亚洲杯决赛 韩旭泪洒发布会

娱乐要闻

宗馥莉被起诉,富二代们坐不住了?

科技要闻

Manus"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

汽车要闻

辅助驾驶五维测评 蔚来世界模型:大智小糙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某爱婴幼儿园殴打儿童维权进度持续更新”?三亚通报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谁打翻了潍坊的调色盘?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