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工会牵头、企业成立职工托育中心,或政府购买服务,家长付费
海珠区职工子女托育中心(成长营)里,孩子正在看书。
越秀区通过购买服务,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
父母上班,娃没人带,双职工80后“二孩妈妈”大吐苦水,“二孩简直成了‘奢侈品’。”而有90后妈妈则直言托育机构匮乏且参差不齐,没人帮带娃,影响生二孩积极性。
托育机构,通常指为3岁以下幼儿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育儿服务的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托儿所几乎遍布城乡,在大中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能看到婴幼儿的身影。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改革,出生人口的减少等因素影响,托儿所几乎消失了。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使得婴幼儿数量增多,人们对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不少代表委员对0-3岁的托幼服务提出建议。今年以来,国家也出台和起草多份文件,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制定相关规范。
政策
托育机构标准和规范文件正征求意见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依法逐步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虐童等行为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根据《指导意见》,今年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起草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8日。
上述两份文件就托育机构的功能职责、托收管理、保育管理、健康安全管理等多项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文件内容支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同时允许托育机构自主选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通过市场力量满足家长多层次需求,通过允许托育机构选择非营利性支持普惠照护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在托育这一领域,广州虽然未正式出台相关政策,但越秀区、海珠区在今年已作出尝试,让家长上班带娃两不误。越秀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专业机构,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而海珠区则由工会牵头、企业主导,成立了首家职工子女托育中心。
尝试
海珠:工会牵线企业参与,为职工办托育园
根据文件精神,海珠区总工会按照工会牵头、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实施“蒲公英关爱妈妈”计划——“职工亲子之家”工作,推动用人单位为职工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福利性照护服务,帮助女职工解决生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两难困境。
今年7月19日,海珠区成立首家职工子女托育中心,让家长上班带娃两不误。这是海珠区首个“工会牵线搭桥、企业主动参与、专业力量支持、职工群众受惠”的3岁以下职工子女福利性托育服务项目。
据悉,海珠区职工子女托育中心(成长营)是由广州苏宁红孩子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全优加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位于苏宁易购达镖国际店内,该托育中心优先满足苏宁职工,再面向海珠区有需要的职工。
考虑到职工托育需求不尽相同,设在苏宁易购达镖国际店2楼的职工子女托育中心(成长营)的托育模式也非常灵活和人性化,分为多个功能区,既提供朝九晚五,跟着妈妈一起上下班“同进同出”的全日制幼托模式,也有临时托管托育服务,方便职工家长解决应急之需。
越秀:政府购买服务,25名婴幼儿享头啖汤
今年三月,广州市越秀区率先在全市首试提升科学育儿质量婴幼儿托育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专业机构,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据悉,该项目正在试点中,符合条件的首批25名婴幼儿于3月4日入园。
据悉,2018年10月-12月,越秀区卫健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唐尼翰博国际保育园,向辖内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婴幼儿常住人口第一阶段工作(亲子课免费授课服务),共为越秀区3岁以下婴幼儿常住人口家庭提供720课时的亲子教育服务,近2000人次的越秀区常住人口参与听课。
在开展科学育儿亲子课授课服务的基础上,越秀区卫健局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推进第二阶段婴幼儿照护服务,全面启动提升科学育儿质量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根据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紧缺急需程度,按照将公益学位优先分配给婴幼儿无人照看的家庭,向职业女性家庭倾斜的原则,招收25个1至3岁的婴幼儿。学费按照市场标准7.5折计算,由报名就读的家庭支付,每个婴幼儿就读时限为半年(6个月)。区卫健局为每位参与全天托育服务的婴幼儿购买一份中国人寿托育保险。
观察
开在住宅楼里的
家庭互助式托育如何规范?
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也聚焦了0-3岁托育机构的建设,民进、民盟两份提案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将0-3岁婴幼儿早教经费列入全省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事业经费,着力发展中低收入家庭负担得起的公共托育服务。探索以社区为主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
广州市政协委员简瑞燕也告诉南都记者,此前,她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已经出现了家庭式互助托育,这种托育模式是由街道牵头,让辖区一些有经验且有时间有能力的老人帮带。但简瑞燕说,这种家庭式互助托育是基于熟人信任,让有能力的老人短时间内帮忙带孩子,这是非盈利性质的,家长只支付托育的成本。
若家庭做互助托育想要盈利,招收更多孩子,那就必须要进行工商登记。但南都记者了解到,市内也有一些“家庭作坊式”的托育园开在民宅内,租用一个面积较大的住宅单位作为托育园的场地,但在住宅中经营,是无法进行工商登记的,若开在高层住宅里,还会有消防隐忧。
莱博蒂国际婴幼儿日托机构的董事长Linda Sun表示,托育园开在民宅就拿不到营业执照,拿不到营业执照就买不了场地险,那涉及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Linda Sun指出,与国外的情况不一样,在美国家庭托育是合法的,只要托育园的从业人员考取了相关资质,和控制园内的孩子人数就可以。但在中国,这就不合规了,“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标准。”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詹越慧 曹翊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