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话题,各地读者纷纷建言献策——
返城复工“堵点”如何疏解(来信综述·面对疫情,我们怎么做④)
2月24日,湖南首趟始发赴粤农民工返岗“点对点”直达高铁专列——G9628次列车从娄底南站驶出,456名双峰县农民工搭乘定制专列前往珠三角地区返岗复工。图为G9628次列车上乘务人员为农民工测量体温。 李建新摄(人民视觉)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制图:张丹峰
核心阅读
■有关部门要搭建采购和供应链,帮助企业和员工解决口罩、检测仪等防护用品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使用“健康码”
■探索建立省际、市际、县际沟通协商机制和重点人群跨区域数据共享机制,积极对接,开通“直通车”
■探索建立省、区、市之间的健康证明互认机制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复工复产也正有序开展。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当前,人员复工返岗能否安全有序?企业防控还存在哪些难点?还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近日,读者纷纷致信本报,讲述所见所闻,并提出进一步推动科学、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意见建议。
返岗难题逐步缓解,防范意识仍须加强
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有人已经摘掉了口罩
当务之急是让大部分外地员工尽快安全返岗,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让损失减到最低。谈到企业复工复产,不少读者在来信中提到,劳动力输出、输入,往往涉及两个地区甚至多个省市,确保人员有序流动很关键。
2月21日,在江苏某市上班的费滕(化名)终于回到了工作岗位。不过,他的复工之路,也遇到过一些波折。
2月上旬,他就从安徽老家前往工作的城市,然而到了自己租房的小区却傻了眼。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来自6个省份的租房者“一律不让进”。“我觉得很突然,没有提前告知我,也没有提供集中隔离的选项。”无奈之下,费滕又连夜回到了老家。好在几天后“一律不让进”的规定被及时叫停,费滕又接到了可以返程的通知。
一些地方疫情逐步平稳,劳务人员出不了村、入不了城、住不进房的情况,已经得到有力缓解。但是,在返岗复工的过程中,依然还有一些“堵点”需要进一步疏解。
四川读者袁斗成的妻子在广州工作,公司通知2月17日复工,妻子需要从四川回广东。他和妻子先去办了临时通行证,再去社区服务中心登记,又到卫生院办了健康证明。来来回回好几趟,小区保安才放行。可是,坐动车到广州,得先从老家到重庆西站,由于跨省客运未通,怎么去,又让袁斗成犯了难。经过反复折腾,比正常路费贵了不少。
除了畅通“堵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也需要及时纠偏,尤其是复工人员的防范意识还得再紧一紧。
“在家闷了一个多月,着急复工挣钱,大家心情都一样,但安全这根弦不能松。”上海市读者彭雨说,多省份出现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一些省份也开始将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下调。但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有人已经急不可耐地把口罩摘掉了。
复工途中,人员大规模、大范围流动,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比如,口罩先别急着摘,再忍一忍;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上下班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条件多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能不扎堆,就别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彭雨说:“我们安全了,就是对一线医务人员最大的支持!”
还有读者提醒,一般复工的企业都会及时询问员工行程,要如实告知出行轨迹或者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是否有密切接触史。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别企图蒙混过关。
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切莫大意
先安全后生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企业开工后人员聚集,如何做好防疫?安全到底有没有保障?
江苏宿迁的陈正兵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以肉禽深加工为主的食品企业。前些天,他接到公司要求复工的电话。疫情未消,是否返岗,着实担心。正当犹豫的时候,公司通过微信详细通知了公司的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并为员工配备好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物资,也对厂区、车间、食堂等进行了全面消杀。看到公司防控工作做得到位,这才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准时到岗上班去了。
“复工安全有序,战疫才更有底气。”北京市读者周家和说,各单位要尽职尽责,保证内部防控不留死角,切实守护好全体员工的安全健康。比如,口罩、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测试仪等物资都必须早作准备;上岗生产、饭堂就餐、宿舍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到位。
如何一边做好复工复产,一边抓好防疫工作?对企业来说,无论在经营压力还是在防控方面,的确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目前,口罩、消毒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资仍然比较紧缺,刚返回打工地的员工往往一时难以买到。即便是企业购买这些物资也不容易。有读者建议,有关部门要搭建采购和供应链,帮助企业和员工购买口罩、检测仪等防护用品。
一位经营家具厂的陈先生说,往年春节前后都是销售旺季,今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销售额下降。以前,职工都是几人一间宿舍。按照防控隔离要求,需要一人一间。加上采购防疫物资和日常消毒,成本不小,压力很大。
“先安全后生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陈先生说,日前,一家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在复工过程中,一位职工因感染新冠肺炎,导致82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因此,虽然暂时面临困难,但一旦复工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员工安全。现在咬咬牙,也是为了让企业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黑龙江伊春市读者林振宇认为,企业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盲目复工,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具备了复工条件,复工后更要把好安全关。
还有的读者反映,企业要统筹合理安排返岗员工的工作生活。浙江桐乡市读者姚孝平说,复工后,有的工厂工作时间不够合理,家远的职工要很早出门去上早班,中午厂里的伙食也不太理想。“企业多给员工温暖,别累坏了他们的身体,寒了他们的心。”
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举措,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主动下沉一线服务群众,解企业燃眉之急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各地拿出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能让企业正常生产、员工安全返岗,各地已经尝试探索了不少好做法。比如,一些地方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保障劳务人员尽快复工。
安徽省霍山县在抓好防疫安全防线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做好用工、招工等相关保障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月23日上午,许多辆贴着“霍山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接送专车”横幅的公交大巴车分头开往漫水河、太阳、上土市、与儿街、磨子潭、东西溪、单龙寺等7个乡镇,接送务工人员进入企业应聘,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来自霍山县与儿街镇的应聘人员杨菊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既能帮助老百姓(68.600, -2.17, -3.07%)就业,还能防范返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还有杭州等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使用“健康码”,居民可以凭“码”通行。这种网络健康码不仅加强了对居民身体状况的动态监测,还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当然,复工复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就拿“健康码”来说,浙江杭州市读者吴昊建议,应让“健康码”对中老年人更友好。有些人不会使用,有些人没有智能手机,甚至对有的空巢老人来说,没有人可以帮忙注册。
“特殊时期,防控严一点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为员工返岗提供更多便利。”袁斗成建议,流动人员输入地和输出地要做好对接,在证明办理、交通工具等方面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尽量减少老百姓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各地疫情风险程度不同,省际、市际、县际存在分类管控,导致一些劳务人员返岗难。浙江台州市喻鸿彪建议,可以探索建立省际、市际、县际沟通协商机制和重点人群跨区域数据共享机制,积极对接,开通“直通车”。同时,相关部门主动下沉一线,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帮助解决复工的实际困难,扎紧安全网。
当然,对企业来说,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难、现金流不足等。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等具体措施。有读者建议,各地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政策落实好,切实解企业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