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疫情压测下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在初期阶段

0
分享至

疫情“压测”下的中国智慧城市

本刊记者/霍思伊 胥大伟

进入4月,在复工和全球疫情数字之外,数字基建再次被热炒。4月17日,工信部专门召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专家研讨会,提出要加快5G建设进度,探索数字基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近期中央层面的一系列举动,释放出一个信号: 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大数据的潜力巨大。

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智慧城市在防疫的反应上“慢了半拍”。

2月10日,距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18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还在呼吁:“能不能开发一个服务社区抗疫的软件?”

这类软件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但在抗疫早期,社区人员只能手工填表。大数据防疫的核心在于精准防疫,也就是对人群实现差异化对待,但纵观整个中国早期的抗疫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刀切”。

技术出身的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更喜欢用“一次压测”来形容疫情对城市智慧能力的考验。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是一次被动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各地之间差异较大,长三角和珠三角是领跑者。

形式上的数据共享

自疫情暴发以来,住在“震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一直在观察武汉的应对。他指出,武汉之所以“封城”,很大原因在于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难以防控。

目前手机记录位置和轨迹主要依靠基站定位,这就意味着,在城市中只能精确到100米,在乡村可能精确范围在300~500米。而这些数据又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中,病人及携带者的数据在卫健委及各个医院手里,数据是保密的,开放权在公安部门,数据没有直接连通和开放的渠道。

类似情况出现在很多场景中,有些数据在卫健委、医院,有些数据在公安、人社等部门,有些数据在手机供应商手里,散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如果不能集成在一起,要想做好利用时空信息的防控非常困难。

一位长三角某市的大数据局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所以到2月中旬各地才陆续推出健康码,并非是地方政府反应迟缓,而是最开始三大运营商不给地方提供人员的移动轨迹数据,后来通过工信部的协调,才对地方政府开放部分权限。

在珠三角某一线城市,当地的一位政府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通过省通信管理局的协调后,市级层面获得了部分轨迹数据,但考虑到数据隐私等多种原因,这部分数据最终没有下放到区里。

这位工作人员指出,在手机信令这类防疫关键数据上,如果一开始就能全国一盘棋,基层工作会好做很多,对哪些人来自湖北会很清楚。

近期,严防境外输入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防疫重点。但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裘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海关的数据是在国家层面,没有接口给地方政府,各旅客信息也是由航空公司自己掌握。现阶段,仍然只能采用人工核验的方式,对入境人员信息进行归集。

信息共享的方式也很落后,比如从机场到政府部门,再到各街道,入境信息在不同的微信群之间传来传去,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这种粗陋的共享方式也增大了数据安全风险。

事实上,这次疫情暴露出的一个最明显问题是,地方和中央之间的数据共享,还远没有打通。

此前,在数据共享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比如,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除了涉密数据其他都要拿出来共享。之后,一些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表现积极的地方政府,纷纷主动开启“数据归集共享”会战。

但当地方向中央要数据时,上述文件虽然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但只能“一事一申请”。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效率过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共享机制。

裘薇指出,比如,以学历认证服务为例,教育部只对地方政府开放两个用户名,每天通过平台能进行的学历查询,以个位数计。在她看来,这只是形式上的共享,共享的方式、流程和效率都非常低。

“如果国家层面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比如哪些数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授权给哪个部门,一旦数据共享出去,造成信息泄露,最后算谁的责任,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顾虑。”她说。

但问题是,现在没有一个中央的部门牵头去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家已经近十年没有一个权力集中的主管部门,职能分散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

中央如此,地方亦如此。多位一线城市大数据局的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数字政府和信息化建设这一块,到底谁来管,一直搞不清楚。”

“城市大脑”不只是一个大屏

虽然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数据共享还存在障碍,但在智慧城市发展较为靠前的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省、市内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基本已经横向打通。

为什么浙江可以在几天内就推出健康码并全省推广?参与健康码研发的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去年,浙江已经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省内横跨二十几个委办、厅局的数据完全打通。

在深圳,一套完整的数据共享机制也已经建立。市级政府74个部门以及11个区级政府内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被全部打通。每年,政府还会对数据共享进行考核,纳入绩效评估体系。截至目前,每天在深圳大数据平台上共享的信息已经接近1800万条。

在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看来,疫情提供给人们的反思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数据平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数据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汇集、打通和开放。另一方面,端的触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大数据管控需要有一个前提——可以触达到人。

当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安装了支付宝和微信后,通过将健康码等防疫平台与这两个端口打通,就可以实现最大范围内对人的触达。

刘松将疫情中智慧城市的表现拆分为“1+2”,也就是一云两端:一个大数据平台+市民端和公务员端的触达。除了市民移动端的普及,在他看来,公务员端的触达,是浙江此次能够在疫情应对中步步靠前的另一个原因,其背后的本质,是互联网思维已经贯穿到了政府的日常运行中。

他指出,疫情之前,基于阿里巴巴钉钉智能移动办公系统打造的“浙政钉”已经在浙江上线,覆盖省政府、省属委办厅局机关和全省11个地市、90个区县的公职人员,在90%以上的公务员中实现了“掌上办公”。

疫情暴发之初,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失灵备受各方关注。但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全国的舆情系统对疫情也没有反应?

陈东平强调,这说明,政府领导或政府运行中,对这类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数据,丧失了警惕性。

他指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最大的问题在于,系统和机制都已经建成,但不发挥作用。因为在政府的行为逻辑、思维方式和决策程序中,还缺乏大数据思维,不会优先想到利用智慧体系去指导决策。

何谓智慧城市?在陈东平看来,智慧体系要真正和城市的运行逻辑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变成一个令人目眩的高科技展示平台,或者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实现局部的小智慧。事实上,此前各地热炒的“城市大脑”,在疫情中也受到考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从2016年阿里巴巴开启“城市大脑”概念后,截至2019年底,阿里巴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11个城市进行布局。2018年开始,华为、百度、京东、腾讯等巨头也相继入局。

据阿里巴巴官网介绍,“城市大脑”的功能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但深圳市龙岗区大数据中心主任乐文忠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全国各地的“城市大脑”,目前只是做到了数据可视化,距离真正成为城市的“大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表示,理想状态下,“城市大脑”应该成为三个中心,一是城市的指挥中心,涉及城市治理和城市管理。二是公共服务中心,当所有办事大厅的线下业务数据都上传到这个城市的“中枢”后,可以直接在一块屏上看到所有的政府服务对象和服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最后,就是决策中心。

陈东平认为,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除了技术的现代化,更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在新型的数字化时代,防疫应该要充分利用数据排查、精准使用三维地图进行指挥,但一些领导的思维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中的“人海战术”。

智慧城市的演进路径

裘薇发现,目前政府各部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还局限于信息化,认为只要建一个信息化系统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对要搜集什么数据来解决什么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在她看来,很多线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挪到线上就行。“这只是政务电子化,不是智慧城市。”裘薇说。

这种观念上的滞后,和智慧城市在中国语境下特定的演进路线有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理解都限于“信息化”,将它与“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等概念混同。事实上,在第一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的确是信息化的逻辑。

刘松指出,十年前,中国第一代智慧城市采用的还是信息化系统,开发出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应用系统是建立在传统的IBM小型机和Oracle数据库之上。这种传统模式下,各系统垂直孤立,没有打通。

近两三年来,云计算、5G和AI成为技术上的风口,智慧城市建设进入2.0,新型智慧城市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重要特性是人工智能、5G、物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

刘松指出,现在有了端和大数据平台,再借助阿里的技术,上线一个防疫应用,最快只要十几个小时,最慢也在48~72小时之间。这和10年前开发一个单一功能的智慧城市应用,比如智慧交通或智慧城管,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发现,在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行动计划中,涉及很多智慧工程,但这些智慧工程在十分先进的建设理念下,却采取十分传统的工作模式,比如由这个部门负责这个系统、那个部门负责那个系统,但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是若干信息系统的集合。

这暴露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层面缺乏一个可持续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仍然是各自为政。而在疫情中,这个短板更加凸显。

此外,疫情还反映出,现有智慧城市架构对于精细化应急管理支撑不足。早期,人员在城市内的流动轨迹大部分是通过调取监控或者确诊患者回忆,及时、精准排查疑似患者接触人群还存在较大难度。

精细化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化的数据,刘松指出,数据要“微粒”到每个小区、每辆网约车和每个人身上。

在他看来,数据既要横向打通,也要“下沉”到微观的物理世界。他指出,对“城市大脑”而言,数据的“下沉”是它能否真正实现智能化的基础。

一方面,疫情让我们警惕智慧城市建设不要“光买硬件”;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要补齐的“软件”短板,也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

2月下旬以来,中央开始密集发声,释放出明确的信号。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概念再次被热炒,5G、云计算等板块相继涨停。中央的用意很明显,让“新基建”成为撬动疫情影响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头一个支点。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认为,“新基建”的关键在于“新”。而智慧城市是“新基建”中“新”的代表之一。同时,智慧城市也是5G、人工智能等技术落地应用最大的场景,将在未来带动数万亿投资。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3年,1/3的智慧城市场景将被5G影响,70%的一二线城市将使用5G技术。因此,2020年对智慧城市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窗口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还敢集邮吗?清朝邮票从122万跌至26万!猴票从1.2万跌至4千!

你还敢集邮吗?清朝邮票从122万跌至26万!猴票从1.2万跌至4千!

爱下厨的阿酾
2025-06-13 15:02:18
女生除了面膜居然还有胸膜?兄弟晒女友胸膜尴尬现场:中间这俩孔是什么鬼

女生除了面膜居然还有胸膜?兄弟晒女友胸膜尴尬现场:中间这俩孔是什么鬼

经典段子
2025-06-13 23:30:35
19分钟轰15分!中国女篮又一23岁王牌崛起:李梦替身变张子宇绝配

19分钟轰15分!中国女篮又一23岁王牌崛起:李梦替身变张子宇绝配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6-14 07:43:29
伊朗用高超音速导弹轰炸以色列国防部,目前看到的视频有两枚击中

伊朗用高超音速导弹轰炸以色列国防部,目前看到的视频有两枚击中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6-14 11:27:15
《人民日报》推荐:成年人惜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睡觉

《人民日报》推荐:成年人惜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睡觉

有书
2025-06-10 17:05:22
华裔前员工遭特斯拉起诉,窃取机器人商业机密

华裔前员工遭特斯拉起诉,窃取机器人商业机密

车林外传
2025-06-13 11:01:34
还得排队摇号!澎湃:苏超赞助费飙升至300万,仍一席难求

还得排队摇号!澎湃:苏超赞助费飙升至300万,仍一席难求

直播吧
2025-06-14 12:10:32
你无意中看到过啥辣眼睛的东西?网友:小时候对门阿姨在盆里洗澡

你无意中看到过啥辣眼睛的东西?网友:小时候对门阿姨在盆里洗澡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5-08 00:10:06
独行侠自媒体晒SGA和福斯特图片:雷霆双核今晚太无解了

独行侠自媒体晒SGA和福斯特图片:雷霆双核今晚太无解了

直播吧
2025-06-14 11:40:21
这次不会被拒了,Shams:尼克斯将在下周面试詹金斯和迈克-布朗

这次不会被拒了,Shams:尼克斯将在下周面试詹金斯和迈克-布朗

懂球帝
2025-06-14 11:01:14
浙江“蛇王”救治3万多人!被咬后这8字能救命

浙江“蛇王”救治3万多人!被咬后这8字能救命

极目新闻
2025-06-14 10:52:54
历史性突破:只差1.7%,中芯国际就成全球二大芯片代工厂?

历史性突破:只差1.7%,中芯国际就成全球二大芯片代工厂?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6-14 13:39:18
北大、清华回应:已督促下架

北大、清华回应:已督促下架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6-13 12:24:02
伊朗:击落以色列F-35战机,俘获飞行员

伊朗:击落以色列F-35战机,俘获飞行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09:53:10
岛内三路人马前往大陆,赖清德急召集人开会,侯友宜露出真面目

岛内三路人马前往大陆,赖清德急召集人开会,侯友宜露出真面目

大歪歪
2025-06-13 21:22:32
加长,7座,大号Model Y真要来了

加长,7座,大号Model Y真要来了

小怪吃美食
2025-06-13 18:37:14
A股:情绪是交易的天敌!所有人都注意了,下周市场开始这么看!

A股:情绪是交易的天敌!所有人都注意了,下周市场开始这么看!

春江财富
2025-06-14 08:40:21
曝上海七宝中学高三学生自杀,差6分考满分,清北无望而跳楼

曝上海七宝中学高三学生自杀,差6分考满分,清北无望而跳楼

180视角
2025-06-12 15:22:45
最后的调整?真的怕了!A股下周迎新一轮行情!

最后的调整?真的怕了!A股下周迎新一轮行情!

龙行天下虎
2025-06-14 12:22:57
能不能长寿,先查心率!医生坦言:60岁后,心率尽量别超这个范围

能不能长寿,先查心率!医生坦言:60岁后,心率尽量别超这个范围

观星赏月
2025-06-13 10:37:49
2025-06-14 14:59:00

广州房产

即买即住天河“芯”,新规实景洋房 美好即享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建立无人机基地 部署精确制导武器

头条要闻

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建立无人机基地 部署精确制导武器

财经要闻

楼市权威发声

体育要闻

32队争10亿奖金,全新世俱杯来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曾毅手表引争议 含性暗示元素

科技要闻

一辆新车比特斯拉FSD都便宜,全行业陪葬?

汽车要闻

长城为了拿环塔冠军有多拼?魏建军在下一盘大棋!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苹果现正销售翻新的 M4 MacBook Air 机型

在时尚中国之夜,共赴荣耀东方时刻

房产要闻

又一城购房补贴!买房就发钱,正在海南楼市疯狂扩散!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军事要闻

伊媒:以色列国防部大楼被伊朗导弹击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