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专家支招公积金改革:强制缴和自愿缴可双轨运行

0
分享至

原标题:专家支招公积金改革:单位强制缴存和个人自愿缴存可双轨运行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连续刊发题为《制度功效衰减,资源错配致闲置浪费……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住房公积金: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公积金“废存之争”升温!谁在维护,谁在吐槽,不满在哪,该怎么改?》的报道,公积金制度又一次成为热议话题。

公积金制度运行了近30年,在改善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运行中产生了哪些问题?未来改革将有哪些方向?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多数人“低存”支持少数人“低贷”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提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建立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核心是实现“强制”向“自愿”的制度转换。

这一建议又一次将公积金制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了哪些问题?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1.44亿职工缴纳公积金。一位业内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单位强制性提供公积金配缴,职工个人按1:1对等方式汇缴公积金,缴存人可享受公积金贷款福利,通过滚动支持的方式帮助职工分期解决住房问题,这是上轮房改关于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的初衷。在这一政策思路指导下,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住房公积金“低存低贷”的运作模式。

低存低贷指的是,住房公积金的存、贷款利率低于同期限、同档次的银行存、贷款利率。

但是,他指出,从20余年的制度实践来看,受大多数职工公积金汇缴水平较低和房价持续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真正享受到公积金“低贷”福利的职工,大大低于制度预期。“低存低贷”最终变异为多数人“低存”损失支持少数人“低贷”福利的机制。而强制性缴存也异化为强制性“低存”,这不仅导致骗提套取公积金的普遍性冲动,更被不少专家斥为,无力购房的“弱势”群体向有能力购房的“强势”群体提供“逆向补贴”。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向记者表示,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制度设置与城镇居民住房现状和需求不匹配。根据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的数据,在有住房公积金的城镇家庭中,无房家庭仅占8.7%,而两套及以上住房家庭达到31.6%。但是,在未参加住房公积金的城镇家庭中,无房家庭占13.3%,两套及以上住房家庭仅为15.1%。这两类家庭的住房需求有较大差异,“一刀切”的单位强制缴存制度无法兼顾各方利益。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住房公积金研究》杂志主编谷俊青也向记者指出,目前,尚有不少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两新组织从业人员等未被纳入缴存范围,这样的群体正是最急需住房的人,应尽快将他们纳入缴存范围,支持他们在城镇实现“住有所居”。

建议单位强制缴存和个人自愿缴存双轨运行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改革有哪些重点方向?如何解决上述“低存低贷”、制度与需求无法匹配的问题?

甘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与住房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将单位强制缴存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单位强制缴存和个人自愿缴存的双轨运行模式。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提供强制缴存和自愿缴存两种不同的方案,并在单位配缴和实际工资上体现出差异性。同时,职工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强制缴存和自愿缴存之间选择。此外,这种模式也允许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非单位职工通过自愿缴存来参与住房公积金。

甘犁认为,自愿缴存体系应该提供与强制缴存体系一致的个税优惠。由于缺少单位配缴,自愿缴存体系的缴存人倾向于为获得低息贷款而参缴,自愿缴存体系或面临流动性不足。因此,有必要拓宽其融资渠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强其贷款资产的流动性。这种运作类似于一个典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正是住房公积金改革的方向。

甘犁向记者补充,自愿缴存体系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城镇户籍和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新市民,实际上这也是住房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有必要也有理由得到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以利于该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这也是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做法。

另一方面,记者从此前的采访了解到,不少职工担忧若改为自愿缴存,这项收入会随之取消,也不能转化成工资收入,改革中应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对此,甘犁认为,未来的改革,无论是降低缴存比例,还是取消强制缴存,都需要进行政策引导,设立缓冲期。可根据企业性质,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比如,对于体制内单位,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协同推进,由国家进行统筹安排;对于民营企业,则可以在公积金制度改革中引入职工和企业相互协商的机制,消除强制缴存制度对职工工资造成的扭曲,促使其进一步回归市场定价本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希捷已开始交付 36TB HAMR 机械硬盘,60TB 版已在路上

希捷已开始交付 36TB HAMR 机械硬盘,60TB 版已在路上

IT之家
2025-01-21 14:06:38
网红潘宏直播给狗洗澡致死,嘴角流血眼睛变灰,491万人观看全程

网红潘宏直播给狗洗澡致死,嘴角流血眼睛变灰,491万人观看全程

古今历史记
2025-01-20 11:44:19
已致66人死亡51伤!酒店凌晨发生火灾,原因暂不明!

已致66人死亡51伤!酒店凌晨发生火灾,原因暂不明!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1-21 21:41:53
特朗普称“西班牙是金砖国家,征收100%关税”!是年龄大的问题?

特朗普称“西班牙是金砖国家,征收100%关税”!是年龄大的问题?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1-21 20:01:56
1月22日俄乌最新:普京的新态度

1月22日俄乌最新:普京的新态度

西楼饮月
2025-01-21 17:34:52
张雪峰发了2000万年终奖!网友:难以置信,一家咨询公司300多人

张雪峰发了2000万年终奖!网友:难以置信,一家咨询公司300多人

火山诗话
2025-01-21 15:38:42
副总统万斯的女儿火了!爸爸在宣誓,她在旁边吃手指,乖巧又可爱

副总统万斯的女儿火了!爸爸在宣誓,她在旁边吃手指,乖巧又可爱

红香娱
2025-01-21 14:19:45
德约:我和兹维列夫有约定,只要我还打他就会在大满贯让我赢

德约:我和兹维列夫有约定,只要我还打他就会在大满贯让我赢

懂球帝
2025-01-21 22:42:20
贾植芳:我所知道的姚文元和张春桥

贾植芳:我所知道的姚文元和张春桥

明清史研究辑刊
2025-01-21 21:19:03
刚刚,四川突发地震,网友:震感强烈

刚刚,四川突发地震,网友:震感强烈

鲁中晨报
2025-01-21 21:19:02
28岁保姆给76岁老大爷生了儿子,做亲子鉴定后,大爷竟被儿女气死

28岁保姆给76岁老大爷生了儿子,做亲子鉴定后,大爷竟被儿女气死

纸鸢奇谭
2025-01-20 16:44:54
北京一家软件公司上市失败,员工238人,年营收超2亿元!

北京一家软件公司上市失败,员工238人,年营收超2亿元!

胡华成
2025-01-21 16:16:11
43岁邹市明7年亏光2亿家产,40岁冉莹颖坦言争吵变多:见面就谈如何还钱

43岁邹市明7年亏光2亿家产,40岁冉莹颖坦言争吵变多:见面就谈如何还钱

喜欢农家生活的阿律
2025-01-22 00:59:40
A股:明天,1月22日,历史即将重演?

A股:明天,1月22日,历史即将重演?

云姐财说
2025-01-22 00:00:10
昆明市长刘佳晨任上被查,一周前还有密集公开活动

昆明市长刘佳晨任上被查,一周前还有密集公开活动

政知新媒体
2025-01-21 18:14:32
都2025了,“陈平不等式”这个冷饭不好吃

都2025了,“陈平不等式”这个冷饭不好吃

关尔东
2025-01-20 22:50:52
60多名学生接连被骗!内地生入读香港大学,先填防骗问卷

60多名学生接连被骗!内地生入读香港大学,先填防骗问卷

环球网资讯
2025-01-21 06:43:12
特朗普:从2月1日起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25%关税

特朗普:从2月1日起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25%关税

新京报
2025-01-21 10:36:07
新一轮教育变革来了!中央放大招,2025年起,将迎来6大变化

新一轮教育变革来了!中央放大招,2025年起,将迎来6大变化

波哥看楼市
2025-01-21 12:04:36
海通证券:公司A股股票将自2月6日起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海通证券:公司A股股票将自2月6日起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界面新闻
2025-01-21 19:25:39
2025-01-22 02:11:00

广州房产

年度生活方式报告出炉!向往生活的人文社区范本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中方是否会解除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制裁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方是否会解除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制裁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左小蕾:市场担忧通缩是闭环还没走通

体育要闻

塔帅:很多人发消息问我签前锋的事,可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娱乐要闻

朱亚文沈佳妮被曝离婚?朱亚文工作人员回应

科技要闻

特朗普开了个坏头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亲子
家居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重生之我在小红薯看洋人出洋相

教育要闻

四大新动向!京城名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出新招

亲子要闻

这应该是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声音吧,萌娃撒娇让爸爸早点回来

家居要闻

简约温馨 最大化利用空间

军事要闻

马克龙"预测":俄乌冲突不会很快结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