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融资“强监管”时代到来 房企资金链扛得住吗?

0
分享至

对于房企融资的“强监管”,正在变成一种常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独家报道称,监管部门出台新规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的增长,设置“三道红线”。具体为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根据“三道红线”触线情况不同,将房地产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档。以有息负债规模为融资管理操作目标,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

与此同时,央行、住建部于近期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北京座谈。外界猜测,座谈内容或涉及这一监管政策。

近期,房地产政策层面不断有新的表态和动作。在“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对融资的监管正在趋于严厉。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近期已感受到融资渠道收窄、审核趋严的现象。如果对融资领域的监管变成常态化行为,未来企业战略将进入一个收缩期。

金融“强监管”将成常态

监管层对于房企融资领域的关注是有迹可循的。

自2016年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以来,监管层就不断强化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弱化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具体做法为,在出台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政策的同时,不断推出以“去杠杆”为目的的政策手段,从而有效预防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

此后,在银保监会等主管部门的表态上,“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时常被提及的内容。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外界认为,在市场体量庞大、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成为今年的政策重点。

5月和6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部分城市出现快速反弹。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以罕见的高规格召开,除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等政策原则外,还首次提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有分析认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管和控制,已经成为金融政策的重要独立考量因素。其中,“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以“制度”的表述出现,说明对该领域的调控已经不再限于定向指导的手段,而将以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形式存在。

北京某大型房企相关负责人甚至认为,对融资的强监管,有可能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部分。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近些年,无论在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方面,审核流程都是趋于严格的。

“如果要把‘三道红线’做制度化的要求,就是多填一张表的事情,在操作上没有太大难度。”该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但对房地产金融的审慎管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融资过度收缩。按照“三道红线”的新规,房企的融资规模是比照2019年6月的上限规模制定的。某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金融机构本身就已对房企的偿债能力做了分类管理,新规只是对这种管理进行强化,在实际执行中,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土地市场或降温

这个尚未正式落地的新规令一些房企感到紧张。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不少企业已经拿到新规的相关细节,但并不知晓具体的执行尺度。有房企担心,若融资收紧,企业的战略会全盘受到影响。

融资和销售是房企最重要的两个资金渠道,去年以来,不少房企通过融资实现借新还旧,在改善负债结构的同时,也为今年的增长蓄力。前述房企人士指出,若融资政策趋严,很多房企的战略将从进取逐渐变成收缩。而一些已经出现高负债的房企,则可能面临资金链的紧张。

据悉,在去年实现销售新高的基础上,很多企业仍对今年的销售目标做出上调。为此,近期市场掀起一股拿地热潮,在部分二线城市,土地溢价率再度上升。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指出,假如房企融资门槛提升,被新规限制融资的房企有可能延迟或取消近期土地投资计划,土地市场将大概率出现降温。

但同时,融资收紧使房企销售回款端压力骤升,房企大概率将启动“加速销售模式”。

在此过程中,中小房企受波及程度要远大于规模房企。潘浩指出,中小房企自身抗风险能力不足,在新规影响下,融资受限,有可能选择转让全部、部分股权或土地资源。而从长期看,去杠杆、降负债、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确保房地产金融市场平稳健康的重要保障,房企或早或晚都将面临这一道必考题。

据悉,调整负债结构、确保财务安全,是不少房企今年的重要策略。其中,为确保现金流,很多企业将回款率定在85%以上,并作为与销售额同等的一个考核指标。

另一方面,提高投资精准度也是很多房企的内在要求。“由于市场的容错空间大大缩小,因此前端的投资能力,往往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西部某大型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指出,从“三道红线”的设置来看,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房企负债结构及偿债能力情况,房企应控制自身杠杆水平,保持充裕的现金流使其能够完全覆盖短期有息债务。同时还应未雨绸缪、量入为出,做好资金安排,保持经营活动的稳定性。

该机构还建议,对房企债务的监管主要集中在有息负债上,房企可运用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补充企业现金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家里常年35度高温,找不到原因打算搬走,搬家当天楼上慌了

家里常年35度高温,找不到原因打算搬走,搬家当天楼上慌了

萧竹轻语
2025-07-14 20:55:26
娃哈哈财产争夺迎来反转!原来是宗馥莉先下手的,大小姐真不简单

娃哈哈财产争夺迎来反转!原来是宗馥莉先下手的,大小姐真不简单

往史过眼云烟
2025-07-16 15:06:07
上海确认:明天大到暴雨+雷雨大风!6号台风“韦帕”正在酝酿

上海确认:明天大到暴雨+雷雨大风!6号台风“韦帕”正在酝酿

上观新闻
2025-07-16 19:38:38
极目政情丨从宾馆服务员干到副厅级领导,柴高潮卸任9年后被逮捕

极目政情丨从宾馆服务员干到副厅级领导,柴高潮卸任9年后被逮捕

极目新闻
2025-07-16 17:05:57
中央会议定调!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来了

中央会议定调!新一轮城市大洗牌,来了

国民经略
2025-07-16 12:33:17
重庆本轮高温今年最强!为何这么热?官方解读

重庆本轮高温今年最强!为何这么热?官方解读

上游新闻
2025-07-16 20:22:07
经兰州前往西安方向多趟列车折返,12306回应:山体滑坡致陇海线出问题

经兰州前往西安方向多趟列车折返,12306回应:山体滑坡致陇海线出问题

极目新闻
2025-07-16 20:48:14
30国将派兵基辅,局势变成3对30,普京终于想通了,派人来京交底

30国将派兵基辅,局势变成3对30,普京终于想通了,派人来京交底

Ck的蜜糖
2025-07-15 14:29:29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黑噪音
2025-07-15 21:09:51
国台办:对于迫害大陆配偶的“台独”打手帮凶,将依法追责严惩不贷

国台办:对于迫害大陆配偶的“台独”打手帮凶,将依法追责严惩不贷

参考消息
2025-07-16 14:19:24
西班牙惊现46℃极端高温! 近两个月,1180人因高温死亡

西班牙惊现46℃极端高温! 近两个月,1180人因高温死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0:55:47
订单几乎为零!注册近4亿的知名家居企业放假,称总计投入十几亿

订单几乎为零!注册近4亿的知名家居企业放假,称总计投入十几亿

明月杂谈
2025-07-16 16:13:40
中国香港球员米高赛后谢场嘲讽国足球迷:下次我们打败这些混蛋

中国香港球员米高赛后谢场嘲讽国足球迷:下次我们打败这些混蛋

雷速体育
2025-07-16 15:20:12
天水人的悲歌

天水人的悲歌

熊太行
2025-07-16 05:45:04
外卖大战本质:舔狗经济崩塌,下一个是家庭经济

外卖大战本质:舔狗经济崩塌,下一个是家庭经济

卢诗翰
2025-07-16 14:14:30
印军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和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印军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和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头条爆料007
2025-07-16 19:21:36
球迷质疑苏超南通主场多区域被“锁票”,当地体育局:确有问题,会给一个公开答复

球迷质疑苏超南通主场多区域被“锁票”,当地体育局:确有问题,会给一个公开答复

上游新闻
2025-07-16 17:23:04
曾破格提拔,“内鬼”朱超被查

曾破格提拔,“内鬼”朱超被查

新京报
2025-07-16 18:12:33
汉中高考生失联12天后记者拨通他电话,接听男子是缅甸人,警方已成立专案组

汉中高考生失联12天后记者拨通他电话,接听男子是缅甸人,警方已成立专案组

极目新闻
2025-07-16 15:42:55
德国开始交付金牛座远程导弹,数百枚地堡粉碎机抵达,俄担心成真

德国开始交付金牛座远程导弹,数百枚地堡粉碎机抵达,俄担心成真

流年拾光
2025-07-14 21:46:15
2025-07-16 22:11:00

广州房产

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六月70城数据!广州最新房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培训机构占通道设前台还上锁 隔壁业主:被迫停租半年

头条要闻

培训机构占通道设前台还上锁 隔壁业主:被迫停租半年

财经要闻

探究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

体育要闻

不给杨瀚森传球,他有自己的理由

娱乐要闻

都美竹将参加综艺,单身妈妈发文抵制

科技要闻

网易直击黄仁勋见面会,他说了这28句话

汽车要闻

理想i8内饰官图公布 李想回应"被打脸"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红米K80至尊版:已推送澎湃OS2内测更新,你收到了吗?

教育要闻

孩子说出坏人的时候,宝妈们不要哭!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否认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