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州房产 > 正文

青年节特稿:为房所困的中国年轻人

0
分享至
被房贷绑架的青年,无暇谈论诗与远方。

青年节特稿:为房所困的中国年轻人

文/王田歌

上中学时,张程的女同桌一来月经就疼,疼起来就脾气暴躁,躁起来就撕张程的课本和卷子。他曾为此感到十分费解:这人身体里怎么跟埋了个定时炸弹似的?每个月都炸。

风水轮流转,十几年过去,张程总算体会到了女同桌的痛苦。

每月中旬,都是张程的“大日子”。12号发工资,13号还房贷,14号还信用卡,15号总算不用还了——但要硬生生截留一千块钱,以备月初交房租。

自从去年12月开始还房贷,每月的“阵痛”成了常态。惨淡的余额让生活的选择少了很多,张程不得不继续住在破破烂烂的城中村老房子里。有些夜里,穿梭在幽暗狭窄的楼梯上,走进蟑螂遍地的一居室,他总忍不住怀疑人生:不是说房子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吗?他怎么压根儿没感觉到?

意气风发的年纪 遇见一场房疯

其实,张程买房前的生活可谓光鲜亮丽。他条件不差,985名校出身,2013年毕业后跻身某巨头房企,工作三年,税前薪酬从七千涨到一万三。

刚入职时,公司在珠江新城附近给员工们租了宿舍,新员工们不愁食宿,大半工资落进自己口袋。头两年,张程小富即安,觉得社会真好。口袋里的钱一下子多了,寄回家,爸妈不要,反过来苦口婆心地劝他:“你自己留着吧,再过两年得找对象,买房不要钱啊?别就知道花不知道存。”

存钱买房?当年的张程表示不屑。

那会儿每个周末,关系好的同事们总是组团去旅游,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们意气风发,大好未来就在眼前。

有个姓徐的男同事,很少参与张程们的集体活动。一开始,张程以为他家条件不好,后来发现,姓徐的家里还不错,这下,张程觉得对方太傻了。“年纪轻轻的,为了攒钱把生活搞得跟大饥荒似的,有意思吗?”

一次小长假前夕,张程在宿舍电梯里遇到姓徐的,邀请他放假一起去东南亚。对方想了想说:“我就不去了吧,去趟东南亚怎么也得三四千,够买个沙发了。”

张程愣了,随后跟几个同事吐槽,“靠,房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就开始想沙发了。”

但所谓生活就是一次次打脸的过程。小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大家得知,姓徐的买房了。

首付45万由家里负担,但装修费、家电钱和各种杂费全是姓徐的自掏腰包,算下来,也得十五六万——同届总共入职上百号人,大家不仅震惊于他第一个买房,更震惊于他竟然不声不响攒了这么多钱。

“我赶紧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的存款才是人家的零头。”张程说,自从姓徐的买了房,部门同事们如梦初醒,纷纷开始缩紧腰包留意楼市。感情稳定的同事们积极性最高,张程是个光棍,觉得要等到找了女朋友再说。

没想到,女朋友没找到,广州房价却开了挂。

那是2016年。一场“房疯”在广州上演,年度成交超过12万套,相当于每天都有350人在广州买下新房。媒体们摇旗呐喊,恐慌快速蔓延。抢房潮下,房价几乎一天一变。张程坐不住了,当年8月正式加入“房奴”大军,月供七千。

每个月欠银行七千块钱、债期30年是什么感受?

扣款短信总是在每个月13号一早发来,热腾腾的工资入账不到24小时,其中7128元就无影无踪。打开银行APP,“我的资产”十分醒目。长长的七位数字横在眼前,可惜全是负债。于是尽管月入过万,张程也只能蜗居在陈旧的城中村里,过着和无房者一样的日子——甚至更糟。还贷剩下的钱所剩无几,只够在广州勉强度日。父母掏出了大笔首付,张程担心父母无钱傍身,得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寄回家里。攒钱变得越来越难。

“有时候我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吗?可你看看身边这些人,买不起房的人焦虑,买了房的人更焦虑,所有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忘不了去年的913号。那是母亲的55岁生日,母亲爱漂亮,却总舍不得买太贵的衣物,钱都花在了家庭和儿子身上。他想给母亲买个体面的手提包——可这也是还贷还款的日子。他咬牙问舍友借了三千块钱,加上手里剩下的钱买了礼物。靠着最后仅剩的370块钱,他熬过了剩下的大半个月。

“我觉得挺分裂的。”他说。他每天在高级写字楼里上班,跟别人赚一样的钱,别人吃香喝辣住公寓,他在破旧的老楼里吃7块钱一碗的酸辣粉。他忍不住跟同事抱怨了几句,结果被同事顶得说不出话来:“你都买了房了,身价两百多万,还嫌过得苦啊?让我们这些没房的怎么办?”

同事真幽默,张程忍不住想。这是身价两百万的人过得日子吗?

失去选择权的生活

同样是背着房贷,刘思齐的生活滋润多了。他认识张程,想来想去,张程的苦日子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决策失误,不该买还没交楼的一手房;二是战术失误,不该孤身一人还贷奋战。

20168月,刘思齐在番禺买下了一套二手房。第一次还贷,他觉得像被巨型金箍棒打了一顿——他的房贷也要将近7000,占月工资近七成。“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他痛心疾首,“我带一个姑娘出去约会,吃一顿饭200,买点儿东西500,也就房贷的十分之一。还个房贷够我约多少次会?”

刘思齐迅速调整了战术战略。第一步,简单装修二手房,刷个墙添几样家具,“能住人就行”。第二步,立即退掉公司附近出租屋,住进新房,“省下房租”。第三步,发动舆论宣传,招舍友住进自己的新家,限女性,“分担房贷,搭伙做饭,顺便培养感情。”

于是乎,同样月入过万房贷七千,刘思齐每月能省下四五千。但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意栽柳柳成荫。刘思齐和女舍友“感情培养很顺利”,合租半年后,俩人升级为合法同居,连出门约会的钱都省了。

生活就怕对比,在张程看来,刘思齐的小日子简直完美。但在刘思齐自己眼里,房贷压力其实从未散去。

高负债下,看似轻松的生活其实摇摇欲坠。一切不可预知的风险都让人害怕。害怕失业、害怕降薪、害怕结婚、害怕父母生病。但最怕的,还是“对生活没有选择权”。

他今年26岁。同部门18个人,大多都是这个年纪。这一年来,几乎所有聚会的主要话题都围绕着房子打转,谈得多了,也有人烦了,开玩笑问“怎么不谈谈理想”。大家惊讶、嬉笑,最后的结论是:被房子绑着,就别谈这些虚的了。

刘思齐跟着笑,笑完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很多人说中国的年轻人没有梦想,我看是实现梦想的能力被无限压缩了。实现梦想是要条件的,背着一屁股债去谈梦想?太奢侈了。有人说你活该,你可以不买房啊。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户籍也好,保障也好,现有的制度能支持你租房租一辈子吗?”刘思齐神情漠然:“喊着不买房的人很多,喊得最大声的是谁?是顶级经济学家,是排前十的企业家,他们缺房子吗?他们说年轻人不要着急,好好工作,别老想着靠房子发家致富。我们难道没有努力工作赚钱?我们赚钱的速度能赶上房价吗?我们攒钱的速度赶得上还房贷的速度吗?”

八成90后买房要还贷 收入与月供不成正比

北上广深有多少个张程和刘思齐?有多少年轻人在房贷重压下喘不过气来?

网易房产数据中心针对4500名网友进行民意调查,发现高达85%的青年认为“必须买房”,剩下的人认为不必非得买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成为房奴,不想增加生活压力”。

但事与愿违,根据中原地产的研究报告,2016年在京购买二手房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房奴”,高达91%80后买房时需要贷款,在90后中,贷款比例也高达79%

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导致房贷压力节节攀升。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按揭贷款报告》,以一套100平米、首付三成的房子来计算,深圳还贷压力最大,月供高达21232元。上海、北京月供额超过1万元,广州需5679元——智联数据显示,即使是广州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同年度平均税前薪资为7853元。

在北上广深,房贷和收入比例失衡严重。调查显示,一线城市月供占家庭月收入30%-50%的占39.47%50%-70%的占11.65%……即便是昆山、南京、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也有过半房奴的月供额超过工资的一半。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一个个为房所困的年轻人。我们在纵享青春的年纪精打细算,目睹浪漫主义的热血快速褪去。房子到底是什么?它是幸福的唯一载体吗?它是通往理想的唯一道路吗?它是向青春致敬的唯一仪式吗?都不是,但它是实现财富积累的捷径,是平稳生活的地基——当年轻人无力筑梦时,只能渴求这两样。

正如张程和刘思齐。他们的选择毫无特殊之处,你可以从中看到任何一个年轻房奴的影子,生活以房为轴心,循环打转。他们一个26岁,一个25岁——正是最好的年纪。时至五四青年节,他们与百年前的青年共享青春,可那时的青年,谈论的不是房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4 23:02:00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深度报
2025-11-14 19:28:12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领悟看世界
2025-11-15 01:44:47
盘点岛国业界10大步兵女神,哪一位是你心中的意难平?

盘点岛国业界10大步兵女神,哪一位是你心中的意难平?

素然追光
2025-11-16 00:40:03
官宣离婚仅30天,李亚鹏再迎噩耗,网友: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官宣离婚仅30天,李亚鹏再迎噩耗,网友:王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白面书誏
2025-11-15 11:57:49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一旦开战,我军将如何吊打日军?

兵国大事
2025-11-15 00:45:04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一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彻底炸锅:恳请放过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一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彻底炸锅:恳请放过

白梦日记
2025-11-15 20:11:28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又轰下49+4+2+2!抱歉詹姆斯,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59:15
出大事!薛剑总领事遭美日围攻,中方:驱逐将引发严重后果

出大事!薛剑总领事遭美日围攻,中方:驱逐将引发严重后果

朗威游戏说
2025-11-15 16:05:40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20:57:18
连续3天实弹射击,航行警告!

连续3天实弹射击,航行警告!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9:21:02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李连杰风波再升级!业内大V曝有钱人更多内幕,不止是换器官而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5 15:23:34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回旋镖
2025-11-15 14:08:33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混沌录
2025-11-14 18:50:50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快刀财经
2025-11-14 22:46:29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上海的通报来了,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清书先生
2025-11-14 17:07:14
金鸡奖颁奖名场面!宋佳二封咏梅失落,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金鸡奖颁奖名场面!宋佳二封咏梅失落,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萌神木木
2025-11-15 22:43:14
2025-11-16 03:15:00

广州房产

领跑珠城20万+成交!凯旋新世界,凭何成为全球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区域当前价格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